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研究进展(3)
相比透析法和离心法,流通池法较少被文献报道。Sievens-Figueroa L等[26]制备了灰黄霉素纳米混悬液,并比较了转篮法和流通池法测定该制剂体外释放度的差别,结果显示流通池法优于转篮法。Heng D等[27]制备了头孢呋辛酯纳米粒,并比较了4种释放方法(桨法、转篮法、流通池法和透析法)测定药物的释放行为,结果显示通过流通池法中检测到了药物的突释,表明该方法适合测定纳米粒中药物的释放。2.4 其他方法
2.4.1 凝胶法 凝胶法是指将纳米粒子均匀混悬于水凝胶中,待水凝胶溶胀后形成大小均匀的孔隙,纳米粒在药物释放时通过水凝胶孔隙扩散到释放介质中,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取出一定量的释放介质,以测定药物体外释放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凝胶材料对某些药物并未产生吸附作用,因此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可应用该方法测定药物的体外释放度。Sun B等[28]将脂质体包埋于琼脂糖凝胶测定释放度。该方法是将紫杉醇纳米晶包埋于10%的PEG水凝胶中,将悬浮液在紫外线(365 nm)照射下使凝胶交联10 min,然后加入1 mL含聚山梨酯的PBS释放介质,并于37 ℃振动孵育。在设置的时间点,取出整个释放介质,并另用1 mL新鲜释放介质荡洗凝胶表面;将2 mL释放介质合并后测定释放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