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骨碎补
编号:13546376
骨碎补的本草考证及炮制、药用历史沿革(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5日 《中国药房》 201912
     摘 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择骨碎补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相应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骨碎补的基源植物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其炮制方法和药用功效的历史沿革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古代本草中记载的骨碎补基源植物包括槲蕨、中华槲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和知母等。经考证,骨碎补的基源植物是槲蕨,而中华槲蕨是骨碎补主要习用品,大叶骨碎补是地方习用品,骨碎补科骨碎补和知母则为伪品,不可混用。从古至今,骨碎补的炮制方法较多,除蒸制外,有炒制、焙制、姜制等方法;在辅料应用上,有姜、蜜、酒、盐、砂、土等。骨碎补活血止痛、温补肾阳、续筋接骨的功效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现代《中国药典》还增补了“外用消风祛斑,外治斑秃、白癜风”的外用功效主治。但对骨碎补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其品种复杂、临床使用混乱的现状仍有待改善。当务之急要全面掌握骨碎补在全国各地使用品种情况,澄清混乱品种,进行系统品种整理和鉴别,确保用药合理、安全。

    关键词 骨碎补;本草考证;炮制;药用功效;历史沿革

    历版《中国药典》记载,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 Sm.]的干燥根茎,味苦,性温,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之功效,外用还可消风祛斑[1-9],是历代临床常用中药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