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2016
编号:13818472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基本药物政策的文本量化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中国药房》 202016
     4.1.2 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配置 科技信息支持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的使用频率最高,可以理解为药品种类复杂性、质量严格性等专有属性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对科学技术更新的要求十分严格,药品信息更迭,药品信息平台建设,基本药物监测、评估以及研发等都需要科技信息支持。人才培养与公共服务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的使用频率差别不大,均低于科技信息的使用频率。人才培养使用频率较低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该专业型人才需要同时具备药学相关知识和一定的管理能力,并能够把握基本药物的实时信息,对其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可能是政府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不足;公共服务使用频率较低则提示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未能有效地与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部分基本药物仍然未被纳入医保的报销范围。资金投入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的使用频率最低,说明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更多地停留在规划、督促、监督、监察等层面,而对制度实施所需人财物力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建议应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基本药物的研发工作。

    4.1.3 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建设 药品价格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否解决的重要门槛。由于药品的特殊属性,不宜将药品价格完全交由市场决定。本研究中,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最低,基本药物的市场塑造和国际交流明显不足,政策文件中的相关表述较为模糊且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基本药物政策X维度中,政府采购工具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由政府统一采购药品,一方面可以降低药品价格,使患者有能力且愿意购买基本药物;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药品质量监管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