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丙肝的第二代直接抗病毒药物的经济性系统评价(2)
KEYWORDS Hepatitis C; 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Model methodology; Economic evaluation; Systematic review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简称“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3年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8亿人感染HCV,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8%,且每年的新增病例约300万[1]。普通人群感染HCV后,约有30%会在6个月内自愈,其余70%的患者则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而慢性丙肝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2-3]。丙肝的传染性对于公共卫生存在巨大威胁,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4-5]。
2017年以来,治疗丙肝的多种第二代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drugs,DAAs)陆续在我国上市,我国目前临床批准使用的第二代DAAs主要包括艾尔巴韦/格拉瑞韦(EBR/GZR)、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雷迪帕韦/索磷布韦(LDV/SOF)、格卡瑞韦/哌仑他韦(GLE/PIB)、达拉他韦片联合阿舒瑞韦(DCV+ASV)、达诺瑞韦钠(DAN)、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3D)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