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2年第9期
编号:12343310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GBR)及复合BMP组织工程骨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 2012年第9期
     3GBR与复合组织工程骨的联合应用

    单纯的GBR技术难以保证骨缺损区域有稳定的、足够的成骨空间,影响到骨外形的恢复。另外,由于单纯的只起到屏障隔离的作用,不能缩短骨的愈合时间以及加速骨的形成和诱导成骨,而与BMP复合的组织工程骨可以成功的解决这些问题。膜的存在避免了周围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缺损区的修复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同时,膜的封闭作用也保证了一定骨缺损修复区域内组织工程骨内BMP的浓度,减缓甚至阻隔了其向周围组织中的扩散,加速了其诱导成骨的作用;同时,复合BMP的组织工程骨,其具有诱导成骨的作用;同时,因为其有基质支架,使其同时具有骨诱导和骨传导的作用[17,18,19]。即能诱导骨组织生长。另外,又因为支架材料的作用使植入膜及骨材料的区域不易塌陷,有利于新生骨的爬行、替代,起到骨传导的作用[20]。

    4总结与展望

    GBR技术与复合BMP的组织工程骨在口腔科的联合应用,能弥补各自存在的技术缺点,有利于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开展。但在现阶段所拥有的已应用到临床中的膜和复合BMP的组织工程骨的降解速度以及支架材料的强度能否与骨再生的速度完全适应,还需长期的临床观察。另外,能否人工合成更理想的支架材料以及能否开发出诱导效果更好的外源性生长因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其生物技术的发展,相信骨组织工程、基因技术会给口腔科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

    [2]吴恒烜,邹国耀.BMP-CPC-FDDMA 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华夏医学,2005,18(6):920~923

    [3]刘亚勇,程为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4,13(2):102~104

    [4]Hedner E,Linde A.Eur J Oral Sci,1995,103(4):236~241

    [5]Linde A, Hedner E.Calcif Tissue Int,1995,56(6):549~553

, 百拇医药     [6]张云鹏,白希壮.BMP家族的研究近况【J】.解剖科学进展,2008,14(3):334~336

    [7]苏拓,吕长胜.BMP-7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605~1607

    [8]Terheyden H,Warn ke PH,et al.Acceleration of callus maturation using rhOP-1 in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n a rat model【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3,32(5):528~533.

    [9]Hu J,Qi MC,Zou SJ,et al.Callus formation enhanced by BMP-7 ex Vivo gene therapy during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n rats[J].J Orthop Res,2007,25(2):241-151.
, 百拇医药
    [10]Abu-serriah M.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s recon-structed using osteogenic protein-1(rhOP-1) in a sheep model: a critical analysis[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5,34(3):287-293

    [11]刘竟成,孙磊.骨形成蛋白缓释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3、4):257~258

    [12]王敏,韩金祥.骨形成蛋白载体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3,7(4):579~580

    [13]覃昱,裴国献.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242~3
, 百拇医药
    [14]胡稷杰,金丹,全大萍等.负载BMP的新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骨缺损修复实验【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369~06

    [15]孙明林,李涤尘,王景贵.非陶瓷型人工骨体内降解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15(5):406~410

    [16]姚辉 组织工程化细胞型植骨材料的体外构建与评估【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36(3):170~173

    [17]吴鸿,朱淑云.人工合成材料修复齿槽裂的实验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6):405~408

    [18]李武德,李昀生,张嵘嵘.齿槽嵴植骨术与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联合应用修复唇腭裂齿槽嵴裂的临床探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11(2):174~175

    [19]贾晓真,樊明文,任铁冠等.多孔β-TCP/BMP复合人工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3):200~202

    [20]张永刚,卢世璧.隔膜技术下引导性骨再生机制探讨【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2):128~130, http://www.100md.com(焦炳茹 佘小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