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343416
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62例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洪大庆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124例拇外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术式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4%,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纠正畸形,且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该术式在局部麻醉下就可进行,操作简便,患者不需住院治疗,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拇外翻畸形;微创手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130-02

    拇外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足部畸形,大拇趾根部内移后,使得该处极为隆起,容易与鞋形成摩擦,久而久之该处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红肿,形成滑囊,进而发生拇囊炎,局部溃烂后可造成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还影响到了患者的外观美感[1]。目前手术是治疗拇外翻畸形的首选方法,手术方式较多,但每种手术方式均各有利弊[2]。我院自2008~2011年间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124例拇外翻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拇趾囊肿、趾骨增大、骨骼增生、足部疼痛等症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34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2.6±2.8)岁,病程2~14年,平均(5.3±1.2)年。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37例,年龄17~47岁,平均年龄(31.4±2.5)岁,病程1~12年,平均(4.6±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术式治疗,即传统截骨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治疗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局部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使用小圆刀在拇趾近节趾骨近端内侧做一0.5cm横形切口直达趾骨,用小骨膜剥离器从远端向近端在拇囊和内侧跖骨头之间分离关节囊,做趾骨基底部切口,通过该切口用截骨工具去除骨赘。持续用冲洗液将骨屑冲出,用小骨锉锉平磨骨面,不使其有棱角。于第1跖骨内侧做一0.3cm横行切口直达骨膜,并与前切口平行,使用切割磨钻在跖骨头基底部行跖骨头斜形截骨。术后使外翻拇趾略微内翻,绷带包扎固定,并于足底外侧放置软垫。

    1.3 疗效判定标准:优:拇外翻畸形纠正,外形恢复正常,疼痛消失,外翻角20°,I~Ⅱ跖骨间角10°;良:拇外翻畸形基本纠正,外观轻度不正常,轻度疼痛,外翻角 20°~25°,I~Ⅱ跖骨间角10°~12°;差:拇外翻畸形未改变,疼痛明显,外翻角>25°,I~Ⅱ跖骨间角>1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如表1所示,观察组62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优良差优良率(%)观察组(62例)49(79.0)8(12.9)5(8.1)91.9﹡对照组(62例)36(58.1)11(17.7)15(24.2)75.8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1例出现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术后7例出现疼痛,5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9.4%,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拇外翻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足部畸形,不仅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还影响到外观的美感,该病目前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研究认为拇外翻畸形多与第一跖骨内翻、扁平足、高弓足、站立行走时间过长、外伤等因素有关。传统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手术切口大、创伤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