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是北方地区高发性传染病,是一种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变化快、危害性大、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流行性出血热作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上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也就决定了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应有其特殊性。典型的临床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几个阶段。其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护理工作极其重要。
【关键词】出血热;护理;各期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88-01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原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此病来势凶猛,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上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护理。
1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已流行多年,由于卫生宣传工作不断深人,一般人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虽然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在不断下降,但是一般患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内心都极其恐惧。作为临床护士,要多和病人交流,并详细介绍此病的情况和临床医生配合,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病人了解医院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的经验及体会。对个别情绪急躁不安的病人,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共同向病人讲解情绪与疾病的辨证关系。结合病人的病情、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原因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使病人配合治疗,减少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有某些病人因为平时身体健壮,所以得病后满不在乎,掉以轻心,这也是心理护理所应重视的,做好解释工作无疑会减少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2对病人进行饮食护理
对于患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要给予清淡的流质及半流质食物,尽量要减少每次的摄入量,尽量增加就食次数,做的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流行性出血热有时会引发肠系膜出血,病人会感到疼痛,并且伴有剧烈的呕吐,如果实在无法进食,可多饮白开水,切记不要食用油腻及辛辣的食物,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消化道极其脆弱,如果食用油腻及辛辣的食物,会对病人的消化道进行二次伤害,使病情越来越严重。
3密切关注病人身体变化
3.1体温变化
体温的变化是出血热病程中的重要临床体征。该病病人几乎都出现高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9℃或40℃以上,并且体温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呈正比,体温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热型一般以弛张热和稽留热为多。此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体温由高降低时,往往提示进入休克期,因此应每30min测体温1次,体温过高时,应以物理降温为主。用冷敷、冰枕或小剂量降温药物,但不宜用强烈发汗退热剂,以防出汗后导致休克发生。如发热期已过,体温突然出现反跳,则提示有合并感染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诊治。
3.2准确记录液体输入和排出量
在救治出血热病人中,液体输入是重要手段。因为,出血热是以肾脏损害为主,尿量的变化,直接反应肾脏损害的程度。如进入休克期时快速输液扩容,以升高血压为主,而当少尿期时,又要进行利尿治疗;多尿期时,则进行补液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准确记录液体输入和排出量,包括饮水量、呕吐量、尿量、呼吸、体表蒸发量等,出量包括尿的量、性质及呕吐物的量、性质。入量包括输液量及进饮食量。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根据病人排泄量调节输液速度。
3.3注意出血
对患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来说,由于病人体内的血小板浓度降低,病人的凝血机制减弱,血管脆性增加,所以要定时检查病人的血常规及凝血时间,防止病人发生出血现象。并且要尽量劝告病人不要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以免引起渗血现象。
3.4观察生命体征
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要仔细观察生命体征。发热期体温4小时测1次,体温正常后连测4次改为常规每天2次。高血压期及低血压期要1小时测1次血压,稳定后4小时测1次血压。病人的脉搏、呼吸及其它体征要及时观察记录。护理人员记录的病人身体的生理变化是医生对病人进行治疗的主要依据,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如实记录。
4对病人进行分期护理
4.1发热期
发热是每个出血热病人必经之期,一般持续3一5d。此期应详细记录体温变化,尽量避免使用发汗性解热药,体温超过39℃,应及时物理降温并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万万不可以认为发热病期有限而掉以轻心。
4.2低血压休克期
凡入院时尚未经过此期的病人,均应密切观察血压及微循环灌注情况。虽然近年来出血热的防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病人越期率较高,尤其在老疫区越期率更高,但有些病人低血压持续时间很短,最短者仅可持续0.5h,往往不曾被发现,如不重视也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4.3少尿期
此期应严格详细记录出入量,尿量、尿液性状尤为重要,并应观察使用利尿剂后的尿量变化。此外应严格限制静脉补液量,控制补液速度,限制蛋白质,高钾食物的摄人,注意肺水肿、脑水肿的早期征兆,及时汇报医师。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提出一点是此期尿毒症状呕吐较为多见,由于体内储留的毒性物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病人往往有短暂的烦操、意识模糊的表现,存在呕吐物窒息的危险,呕吐并意识模糊的病人最好置侧卧位。
4.4多尿期和恢复期
病人处于多尿期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注意预防继发感染,二次肾衰的发生。 而当病人出院恢复期时,应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加强营养,给予高糖、高蛋白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避免一切对肾脏有害的因素,重症病人,应定期随访。由于此期病人多已出院,故应做好出院前的康复指导。
5结语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发病较快的疾病,而且我国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疫区,因此,了解和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方法变得更为重要,在病人发病期间,运用熟练地流行性出血热护理知识,可能会挽救更多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使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引起的死亡率逐步变为零。
参考文献
[1]曹长英.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问答[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 6(5): 241;
[2]周晓荣,刘美丽,高春燕.心理干预中防松训练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3, 18(59): 399;
[3]湖南省卫生厅.传播病学及护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百拇医药(孟晶)
【关键词】出血热;护理;各期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88-01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原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此病来势凶猛,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上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护理。
1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已流行多年,由于卫生宣传工作不断深人,一般人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虽然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在不断下降,但是一般患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内心都极其恐惧。作为临床护士,要多和病人交流,并详细介绍此病的情况和临床医生配合,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病人了解医院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的经验及体会。对个别情绪急躁不安的病人,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共同向病人讲解情绪与疾病的辨证关系。结合病人的病情、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原因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使病人配合治疗,减少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有某些病人因为平时身体健壮,所以得病后满不在乎,掉以轻心,这也是心理护理所应重视的,做好解释工作无疑会减少一些不应有的损失。
2对病人进行饮食护理
对于患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要给予清淡的流质及半流质食物,尽量要减少每次的摄入量,尽量增加就食次数,做的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流行性出血热有时会引发肠系膜出血,病人会感到疼痛,并且伴有剧烈的呕吐,如果实在无法进食,可多饮白开水,切记不要食用油腻及辛辣的食物,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消化道极其脆弱,如果食用油腻及辛辣的食物,会对病人的消化道进行二次伤害,使病情越来越严重。
3密切关注病人身体变化
3.1体温变化
体温的变化是出血热病程中的重要临床体征。该病病人几乎都出现高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9℃或40℃以上,并且体温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呈正比,体温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热型一般以弛张热和稽留热为多。此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果体温由高降低时,往往提示进入休克期,因此应每30min测体温1次,体温过高时,应以物理降温为主。用冷敷、冰枕或小剂量降温药物,但不宜用强烈发汗退热剂,以防出汗后导致休克发生。如发热期已过,体温突然出现反跳,则提示有合并感染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诊治。
3.2准确记录液体输入和排出量
在救治出血热病人中,液体输入是重要手段。因为,出血热是以肾脏损害为主,尿量的变化,直接反应肾脏损害的程度。如进入休克期时快速输液扩容,以升高血压为主,而当少尿期时,又要进行利尿治疗;多尿期时,则进行补液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准确记录液体输入和排出量,包括饮水量、呕吐量、尿量、呼吸、体表蒸发量等,出量包括尿的量、性质及呕吐物的量、性质。入量包括输液量及进饮食量。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根据病人排泄量调节输液速度。
3.3注意出血
对患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来说,由于病人体内的血小板浓度降低,病人的凝血机制减弱,血管脆性增加,所以要定时检查病人的血常规及凝血时间,防止病人发生出血现象。并且要尽量劝告病人不要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以免引起渗血现象。
3.4观察生命体征
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要仔细观察生命体征。发热期体温4小时测1次,体温正常后连测4次改为常规每天2次。高血压期及低血压期要1小时测1次血压,稳定后4小时测1次血压。病人的脉搏、呼吸及其它体征要及时观察记录。护理人员记录的病人身体的生理变化是医生对病人进行治疗的主要依据,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如实记录。
4对病人进行分期护理
4.1发热期
发热是每个出血热病人必经之期,一般持续3一5d。此期应详细记录体温变化,尽量避免使用发汗性解热药,体温超过39℃,应及时物理降温并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万万不可以认为发热病期有限而掉以轻心。
4.2低血压休克期
凡入院时尚未经过此期的病人,均应密切观察血压及微循环灌注情况。虽然近年来出血热的防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病人越期率较高,尤其在老疫区越期率更高,但有些病人低血压持续时间很短,最短者仅可持续0.5h,往往不曾被发现,如不重视也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4.3少尿期
此期应严格详细记录出入量,尿量、尿液性状尤为重要,并应观察使用利尿剂后的尿量变化。此外应严格限制静脉补液量,控制补液速度,限制蛋白质,高钾食物的摄人,注意肺水肿、脑水肿的早期征兆,及时汇报医师。除以上几点外,还应提出一点是此期尿毒症状呕吐较为多见,由于体内储留的毒性物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病人往往有短暂的烦操、意识模糊的表现,存在呕吐物窒息的危险,呕吐并意识模糊的病人最好置侧卧位。
4.4多尿期和恢复期
病人处于多尿期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注意预防继发感染,二次肾衰的发生。 而当病人出院恢复期时,应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加强营养,给予高糖、高蛋白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避免一切对肾脏有害的因素,重症病人,应定期随访。由于此期病人多已出院,故应做好出院前的康复指导。
5结语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发病较快的疾病,而且我国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疫区,因此,了解和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方法变得更为重要,在病人发病期间,运用熟练地流行性出血热护理知识,可能会挽救更多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人,使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引起的死亡率逐步变为零。
参考文献
[1]曹长英.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问答[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 6(5): 241;
[2]周晓荣,刘美丽,高春燕.心理干预中防松训练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3, 18(59): 399;
[3]湖南省卫生厅.传播病学及护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百拇医药(孟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