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712130
心理护理措施对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曾文芳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产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献血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的500例献血者通过实行常规献血护理与心理护理后出现的献血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其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

    献血不良反应指的是献血者由于各种因素,包括自身心理与生理、采血环境、采血医生与护士的操作技术和工作态度等,产生的以血容量急速下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点的综合症[1]。加上流动采血的特殊性,献血者更易出现不良反应。

    献血者心理过度紧张是其主导因素,特别针对于初次无偿献血者。采血人员在行采血工作时,必须和献血者进行友好的交流,宣传相关献血知识。人们进行适当地献血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反而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稀释血糖粘稠等作用[2]。献血者由于脑血流量液的增加提高供氧量,于献血后会感觉身体与头脑轻松,精力充沛。首次献血者由于不了解献血知识,可能较易产生恐惧心理,形成顾虑。有的献血者原本就恐惧扎针,特别是对于较粗的采血针头更为敏感,采血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可能造成献血者晕针的现象。再加上献血车多停于室外,流动性大,温度难以控制,车内空间范围小,车内拥挤,易造成献血者产出焦虑心理[3]。采血车内医务人员不多,许多地方照顾不全面,可能让献血者感觉被忽视,从而对采血人员形成不信任感,这也是造成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献血者予以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与知识,还需要较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学知识,给予献血者足够的心理护理。综上所述,对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献血者的不良心理,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涂可平.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2044-2045.

    [2]李丹.采血车上献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641-6642.

    [3]郝晶茹.浅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预防[J].科技风,2013,(17):199-199.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