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理论使用中药注射剂(1)
[摘要] 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危急重症治疗领域具有化学药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流感危急重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近几年中药注射剂频繁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事件,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受到严重质疑,究其原因,不外乎药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合理用药问题。因此,该文从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史开始,综合文献资料,阐明中药注射剂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辨证;不良反应
1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第1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问世,新中国成立后中药注射剂开始正式研制和批量生产,1954年武汉制药厂对柴胡注射液进行了重新论证并大批量生产,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我国研制出“抗601注射液”、“2012(板蓝根)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在临床上使用。20世纪70年代,全国各地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 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注射剂就有“丹参注射液”、“银黄注射液”等23个品种,各省市卫生部门制定的“中草药制剂规范”“标准”中也收载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据统计,有资料报道的达700多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再次迎来开发的热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