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与未来(1)
[摘要] 中医临床药学是联系中医理论与中药应用的桥梁,该文系统梳理了临床药学的历史沿革,对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进行全面回顾,提出发展中医临床药学的路径,以冀加强中医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关键词] 中医临床药学;历史沿革;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医院药学和社会药学工作的任务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从面向药品向面向病人转变,从以药品供应为主向以合理用药为主导转变[1]。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是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直接面向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作为中医药学与临床实践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加强中医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 临床药学的沿革
1.1 被动服务时期 早在19世纪50年代,医院药师就开始参与临床药学工作,如法国医院药师和医生一起巡视患者,参与药物治疗,但当时只限于提供一般的药品知识的服务。1952年美国药学会的道德准则中规定[2]:“药学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即向公众提供安全的制剂和药品,药师不与患者讨论药物的治疗作用、处方成分,如有患者询问,应请其与医生联系。”
, 百拇医药
1.2 药学服务的过渡时期 20世纪50年代,新药不断发现和上市,制药业、公共药房的竞争造成市场上新药品种剧增,数千种药品进入市场,其中许多药品主要成分相同,如1952年美国17家公司生产了45种口服青霉素制剂。为了治疗的有效和规范医院用药,医院建立处方集制度,允许药师按通用名而不是商品名配发药品,医院药师开始注重发展专业职责。
随后,药学作为一种临床专业出现。1960年White药师重塑了药房形象,开始建立患者的药历制度。1964年Francke在调查美国医院药房之后,发表了“医院药学服务指南”(The Audit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in Hospital),提出医院药师可以完成的事情即临床药学[3]。1966年,“临床药学”和“药物使用控制”的概念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中心明确提出,它包括卫星药房、单位剂量发药系统、药物情报中心和患者药历。随着美国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医疗补助方案和医疗照顾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医院药学的发展。1969年,美国药学会的职业道德准则改为[4]:“药师应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应向每个患者充分提供自己的专业才能。”
, 百拇医药
1.3 临床药学服务时期 药学服务的不断推进,临床药学的工作实践范围逐渐扩大,药师参与对患者的具体治疗工作,并且更注重于直接面对患者进行服务,以保证药学服务的质量,并且临床药师的目光开始转向医院以外患者的药物治疗,涉及在健康中心开展合理用药工作。
20世纪80年代,药学工作进入临床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时代。由于各国对控制卫生费用增长的普遍要求,在医院药房,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成本比变得更加关键。美国药学界陆续召开了几次重要会议,试图寻找未来的药学专业方向。1987年,Hepler在“药学正经历着第三次浪潮”的报告中提出:在未来的20年中,药师应该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特别应该表明由于药师的参与可以减少整个服务费用,如缩短住院期和减少其他昂贵的服务等。1990年Hepler和Strand正式为药学服务定义[5],并被药学界人士广泛地接受,“药学服务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药房发药逐步自动化,往日药师的工作和任务已逐渐被药房技术员所替代,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人数和时间更多,范围更广。医院药师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和患者心目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作用更明显,特别是与患者药物治疗有关的所有业务方面将更趋重要。临床药师的职业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认为药学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不是药物,将过去整天和药物打交道、以药物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为直接和患者打交道、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继而扩展了药师的职能,拓宽了实践工作范围。现在的临床药师已开始直接面向患者、面向所有的医疗机构、面向整个社会,他们不仅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而且为社区居民提供药学服务,关心全体用药者的身心健康和结果,协助和指导人们接受最佳的药物治疗,开始了全面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旨在推进整个社会的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同时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这一时期也就是目前国际上提出的药学服务阶段,临床药师队伍伴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逐渐产生和壮大,并且地位日渐巩固。
, 百拇医药
2 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6]
2.1 中医临床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 回顾祖国传统医药学历史,中医临床与中药应用结合紧密,中药治病,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讲究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古往今来,医家善药,也有不少善医药家,中医中药是相辅相承的,只是到了近代,中医中药才出现了学术内容上的分工。临床药学的兴起,促使人们反思中医药分工所带来的临床问题,推动人们对中药合理应用的思考,促进了中医、中药学在临床的有机结合,中医临床药学正是在这一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在不断发展中赋予新的内涵。
2.2 中药合理应用研究 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的核心。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即个体化给药,这本身意味着合理用药。近年来,对传统复方的实验研究也较多,这些研究不但阐明了其药理作用,还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7],如大活络丹、玉屏风散、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研究,充分证明了中药复方组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老药新用方面的研究,许多著名中成药及历代名方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结果又发现许多新用途,如金匮肾气丸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老年性白内障及过敏性鼻炎等疗效显著,六味地黄丸用于预防食道癌。
2.3 中药复方配伍变化研究 中药配伍变化方面的研究较多,物理化学方面:如乌头配甘草,汤剂中的乌头生物碱含量降低;大黄与黄芩配伍,水煎液中蒽醌类和黄芩苷的溶出率均提高约一倍。有的药材所含成分在复方中溶出率比单味药高,如二陈汤中陈皮苷溶出率为单味陈皮的147.82%;有的比单味药低,如参附汤中人参皂苷的溶出率为单味人参的74.14%。中药注射剂配伍应用方面,据报道复方当归、复方丹参、金银花、鱼腥草、生脉、大蒜等注射液与葡萄糖输液配伍后,混合液的微粒比原输液的微粒显著增加。, 百拇医药(翟华强,王燕平,王永炎)
[关键词] 中医临床药学;历史沿革;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医院药学和社会药学工作的任务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从面向药品向面向病人转变,从以药品供应为主向以合理用药为主导转变[1]。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 是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直接面向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作为中医药学与临床实践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加强中医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1 临床药学的沿革
1.1 被动服务时期 早在19世纪50年代,医院药师就开始参与临床药学工作,如法国医院药师和医生一起巡视患者,参与药物治疗,但当时只限于提供一般的药品知识的服务。1952年美国药学会的道德准则中规定[2]:“药学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即向公众提供安全的制剂和药品,药师不与患者讨论药物的治疗作用、处方成分,如有患者询问,应请其与医生联系。”
, 百拇医药
1.2 药学服务的过渡时期 20世纪50年代,新药不断发现和上市,制药业、公共药房的竞争造成市场上新药品种剧增,数千种药品进入市场,其中许多药品主要成分相同,如1952年美国17家公司生产了45种口服青霉素制剂。为了治疗的有效和规范医院用药,医院建立处方集制度,允许药师按通用名而不是商品名配发药品,医院药师开始注重发展专业职责。
随后,药学作为一种临床专业出现。1960年White药师重塑了药房形象,开始建立患者的药历制度。1964年Francke在调查美国医院药房之后,发表了“医院药学服务指南”(The Audit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in Hospital),提出医院药师可以完成的事情即临床药学[3]。1966年,“临床药学”和“药物使用控制”的概念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中心明确提出,它包括卫星药房、单位剂量发药系统、药物情报中心和患者药历。随着美国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医疗补助方案和医疗照顾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医院药学的发展。1969年,美国药学会的职业道德准则改为[4]:“药师应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应向每个患者充分提供自己的专业才能。”
, 百拇医药
1.3 临床药学服务时期 药学服务的不断推进,临床药学的工作实践范围逐渐扩大,药师参与对患者的具体治疗工作,并且更注重于直接面对患者进行服务,以保证药学服务的质量,并且临床药师的目光开始转向医院以外患者的药物治疗,涉及在健康中心开展合理用药工作。
20世纪80年代,药学工作进入临床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时代。由于各国对控制卫生费用增长的普遍要求,在医院药房,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成本比变得更加关键。美国药学界陆续召开了几次重要会议,试图寻找未来的药学专业方向。1987年,Hepler在“药学正经历着第三次浪潮”的报告中提出:在未来的20年中,药师应该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特别应该表明由于药师的参与可以减少整个服务费用,如缩短住院期和减少其他昂贵的服务等。1990年Hepler和Strand正式为药学服务定义[5],并被药学界人士广泛地接受,“药学服务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药房发药逐步自动化,往日药师的工作和任务已逐渐被药房技术员所替代,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人数和时间更多,范围更广。医院药师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和患者心目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作用更明显,特别是与患者药物治疗有关的所有业务方面将更趋重要。临床药师的职业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认为药学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不是药物,将过去整天和药物打交道、以药物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为直接和患者打交道、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继而扩展了药师的职能,拓宽了实践工作范围。现在的临床药师已开始直接面向患者、面向所有的医疗机构、面向整个社会,他们不仅为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而且为社区居民提供药学服务,关心全体用药者的身心健康和结果,协助和指导人们接受最佳的药物治疗,开始了全面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旨在推进整个社会的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同时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这一时期也就是目前国际上提出的药学服务阶段,临床药师队伍伴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逐渐产生和壮大,并且地位日渐巩固。
, 百拇医药
2 中医临床药学的现状[6]
2.1 中医临床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 回顾祖国传统医药学历史,中医临床与中药应用结合紧密,中药治病,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讲究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古往今来,医家善药,也有不少善医药家,中医中药是相辅相承的,只是到了近代,中医中药才出现了学术内容上的分工。临床药学的兴起,促使人们反思中医药分工所带来的临床问题,推动人们对中药合理应用的思考,促进了中医、中药学在临床的有机结合,中医临床药学正是在这一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在不断发展中赋予新的内涵。
2.2 中药合理应用研究 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的核心。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即个体化给药,这本身意味着合理用药。近年来,对传统复方的实验研究也较多,这些研究不但阐明了其药理作用,还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7],如大活络丹、玉屏风散、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研究,充分证明了中药复方组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老药新用方面的研究,许多著名中成药及历代名方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结果又发现许多新用途,如金匮肾气丸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老年性白内障及过敏性鼻炎等疗效显著,六味地黄丸用于预防食道癌。
2.3 中药复方配伍变化研究 中药配伍变化方面的研究较多,物理化学方面:如乌头配甘草,汤剂中的乌头生物碱含量降低;大黄与黄芩配伍,水煎液中蒽醌类和黄芩苷的溶出率均提高约一倍。有的药材所含成分在复方中溶出率比单味药高,如二陈汤中陈皮苷溶出率为单味陈皮的147.82%;有的比单味药低,如参附汤中人参皂苷的溶出率为单味人参的74.14%。中药注射剂配伍应用方面,据报道复方当归、复方丹参、金银花、鱼腥草、生脉、大蒜等注射液与葡萄糖输液配伍后,混合液的微粒比原输液的微粒显著增加。, 百拇医药(翟华强,王燕平,王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