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遗传改良研究及其策略(2)
1.4 品种选育 在灯盏花的品种选育方面,前人也做了积极的探索研究。王平理等系统考察了云南省9个州(市),20个县的灯盏花种质资源,采集并保育种质资源24份[18]。通过对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种源筛选,筛选出灯盏乙素达到2.46%~2.70%,灯盏乙素达到68.24~90.60 kg·hm-2的灯盏花优质种源3份[19]。在云南红河千山公司驯化栽培多年的优质种源QS-1的天然异交群体的基础上,利用居群内变异,建立株系,通过连续多年隔离系内自交和株系评价,选育出了2003-6,2003-15这2个灯盏花新品系,灯盏乙素分别达到3.21%,3.01%,较对照有了大幅的提高;单产也较对照提高了20.37%,17.59%,为优质高产的新品系[20]。
1.5 良种繁殖 灯盏花繁殖可采用分株繁殖、水培、组织培养和种子繁殖等方法进行。分株繁殖3—9月份效果较好。采用1/8 Hoagland培养液水培能促进灯盏花生根、成苗和提高植株成活率[21]。采用头状花序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BA与IAA的诱导培养基、KT与IAA的分化培养基和NAA与IAA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具有较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生根率[2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5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