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及研究思路探讨(2)
凉燥中药,如滑石、寒水石、栀子、丹皮之类。此类药物祛湿之功似平燥药物,而寒热偏性逊于寒燥。寒燥中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苦参、龙胆之类。此类药物寒能清热,燥能祛湿,主要用于治疗体内湿热之邪。如黄连解毒汤中用黄芩、黄连、黄柏,可尽去上、中、下三焦湿热之邪。
药物有阴阳之偏性,所以就燥性中药来说亦有阴阳之分。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以燥性中药为整体,其燥性中药内部又有阴阳之分。以此概之,辛燥、温燥、燥热属阳,凉燥、寒燥属阴。平燥药物相对于以上2类药物而言虽无法看出其偏性,但就阴阳可无限再分之理论来说,平燥药物中亦有偏阴偏阳药物,以此详之,燥性中药都尽在其中。
3中药燥性的临床意义
脾胃在水液代谢过程中重要性极高,倘若先天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规律,偏食冷饮等损伤了后天之本导致脾阳气虚衰,运化无力,可引起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这是湿邪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体内这种湿邪阻滞的病因情况下若外界环境湿浊之气弥漫,同气相求,內湿常招致外湿,导致外湿从体表侵袭人体。“湿淫于内,以苦燥之”治疗这种内外之湿的燥性中药必不可少。如李东垣《脾胃论》所创羌活胜湿汤,主要用以辛燥药物羌活、藁本、防风、独活等祛风除体表之湿。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平胃散,以温燥药物厚朴、苍术、陈皮等,以其温燥之性治疗湿滞脾胃证。肝主疏泄,其疏泄作用对三焦水道的畅通有着决定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