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燥性理论溯源及研究思路探讨(1)
[摘要]中药燥性作为中药固有的性能之一,具有特定的功效和副作用,中医临床用药通过炮制、配伍等手段能够去烈存用。目前国内学者已对中药燥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存在着燥性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该文采用本草文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燥性理论的历史源流和特色,梳理现代文献明确中药燥性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中药燥性研究应该采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的研究思路,可望进一步指导中医临床对燥性中药的应用。[关键词]中药燥性理论;历史源流;研究思路
[收稿日期]2013-09-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01639,81102804);国家教育部新教师基金项目(2010513120002);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0ZC051)
[通信作者]*黄勤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36190587@qq.com
[作者简介]王瑾,硕士,助理研究员,E-mail: 158227258 @qq.com《中药学》教材及日常对中药性能的概括,一般均强调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而润、燥亦是中药重要的性能之一,其中中药燥性是对药物祛除湿邪、治疗湿证的作用和性质的概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