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141102
中药炮制机制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3期
     1.3 肠吸收转运

    口服中药无论产生药理作用或表现出药代动力学行为都必须先经过胃肠道吸收,吸收良好的中药饮片或制剂才能充分体现传统中药的治疗价值。肠道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场所,影响药物肠道吸收的屏障有化学屏障、物理屏障和生化屏障三大类。中药经炮制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而这些成分在肠道的吸收转运因受到上述肠道吸收屏障作用的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及炮制品的疗效。因此研究炮制前后中药活性成分的吸收转运情况对于探讨炮制机制是十分必要的[53]。目前已有学者采用离体肠段模型、体外细胞模型以及在体肠灌流模型等,通过比较炮制前后活性成分吸收转运的差异来解释中药的炮制机制,如炙淫羊藿[54]、盐炙补骨脂[55]、制草乌[56]、黄连不同炮制品[57]等。贾晓斌课题组采用Caco-2细胞模型以及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53-54],研究了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等5个主要活性黄酮成分的肠吸收转运机制,并结合加热炮制过程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从中药活性成分肠吸收的角度,深层次阐明了淫羊藿的炮制机制:淫羊藿所含黄酮苷的吸收代谢存在差异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