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停育防治在西医与中医学方面的比较研究(1)
[摘要] 胚胎停育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停止发育,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排出,其早期临床表现在中医范畴可归为“胎漏”、“胎动不安”等疾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目前患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已成为日益重视的重大生殖健康问题。因此对胚胎停育的防治方法研究意义重大。该文通过归纳与总结中西医关于胚胎停育的研究动态及防治方法,详细列举了胚胎停育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及减少胚胎停育情况的发生、促进生殖健康奠定基础。[关键词] 胚胎停育;防治;比较研究
胚胎停育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可分为2类,一是受精卵着床后未发育出胎芽,彩色超声表现为孕7周后仍未见胎芽只见一空胎囊,二是曾有胎芽发育但不久停育死亡,超声结果胎囊中有胎芽但发育明显落后于孕周,同时没有胎心管搏动,胎囊大小符合孕周或萎陷变形。
胚胎停育在中医范畴,可归于“胎漏”、“胎动不安”等疾病。《济阴纲目》:“胎动、胎漏皆下血;而胎动有腹痛,胎漏无腹痛为异尔。”即胎漏指妇人妊娠后,阴道不时少量出血,点滴不尽,或时有时无而不伴有小腹疼痛;而胎动不安则为妇人妊娠后,出现腰酸腹痛或小腹坠胀的症状,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
胚胎停育不仅危害孕妇的身体健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