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626583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茯苓药材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第2期
     本实验以茯苓(多孔菌科植物茯苓整个菌核)、茯神(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茯苓皮(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赤茯苓(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并对原始图谱采用不同方法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建立茯苓的定性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茯苓的定量模型,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获得不同部位茯苓定性判别最优模型和茯苓中多糖含量的最佳定量分析模型,为茯苓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精确的无损分析方法。

    1材料

    Luminar5030AOTF近红外光谱仪(美国BRIMROSE公司),InGaA,Snaps光谱采集软件、TheUnscrambler分析软件,UV3010(日本日立公司);直立粉碎机(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MettlerTOLEDOAB204-S型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TOLEDO仪器有限公司,0.1mg);超声振荡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司)。氢氧化钠,硫酸,苯酚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茯苓59批,茯神、茯苓皮、赤茯苓各10批,来源于安徽、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