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730197
病证结合多目标优化提高防治冠心病新药研究水平(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7期
     4提高中药临床疗效需要病证结合多目标优化

    临床试验以发现和验证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优势为目的。中药以整体调节、辨证论治为特色和优势,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中药临床疗效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的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客观真实反映药物疗效的关键所在。适应症精准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因素之一。

    临床适应症选择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础。有学者提出了“多次反复临床试验找到精确适应症是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重要途径”,认为一种中医药治疗药物或方法的适应症是在不断反复的临床试验过程中得到细化和定位[9-10]。这种适应症精确的方法值得考究。反复的临床试验耗时费力,影响受试者对中医药疗效的正确认识。现代病证结合模式有助于找到精确适应症。

    现代疾病诊断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借助于基因分析对病人进行精确分型,疾病易感基因、耐药基因等筛选技术已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现代医学异质性存在(基因水平的差异),与中医的辨证论治不谋而合。同一种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其发病总由心脉痹阻所致,但有些人表现的症状是痰瘀互结证,有些人表现的症状是气滞血瘀证,其他一些患者表现为脏器虚损,但不同患者虚损脏腑不同,有些人为心虚,有些是肾虚,又有些是肝虚,或2个以上脏腑虚损组合[9,11]。这些不同有其产生的物质基础,但基于目前检测水平的限制(基因分析不能用于所有疾病的分型诊断),不能精确区分其差异产生的全部客观指标。同是被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心绞痛病人由于体质的差异表现为典型的同病异证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