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味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及中药药味的标定原则与方法研究(2)
第四种情况主要是李时珍针对新收录在《本草纲目》中的药物以及其前代本草中有药名而未述及药味的标注。对于这部分药物,李时珍根据自己的经验,自行对药物的药味进行添加。如瑞香首载于《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其标注为甘、咸。无论李时珍是否保留、修改亦或增添药味,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他对药味进行标注的原则和方法。在李时珍所处的年代,药物五味相关理论已经广泛被医药家所接受,前文所述《本草纲目》所引用的药物五味理论以及其对五味理论的阐发与创新可以看出李时珍对五味理论的重视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从宋代起,药味的获得和标注途径已从单纯的口尝药味向口尝药味与五味理论反推药味相混合的多元化趋势过渡。如金元医家所著医书中已暗示了通过物药效反推药物的药味的方法,例如当归在前代本草中记载的药味是甘、辛之味,后来医家发现当归入心经,可以助心散寒,因此在本草著作中又增添了苦味,如王好古说“当归甘、辛、苦,以甘故能和血,辛温以润内寒,当归之苦以助心散寒” [1],当归苦味的增添很有可能是药物功效反推的结果。元代王履的《医学溯洄集》中更是直言:“其神农众疾俱备,而历试之乎?况污秽之药,不可尝者,其亦尝乎?且味固可以尝而知,其气、其性、其行经、主治及畏、恶、反、忌之类,亦可以尝而知乎?苟尝其所可尝,而不尝其所不可尝,不可尝者,即可知,而可尝者亦不必待乎尝之后知矣!谓其不尝不可也……”[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