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969890
中药注射剂超分子“印迹模板”特征对其(类)致敏性影响的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2期
     引起类致敏反应的药物包括:①造影剂;②麻醉剂;③基本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哌替啶、阿曲库铵、氯化琥珀胆碱、三甲硫吩和万古霉素等;④增溶剂,扩充血容量的胶体药物;⑤肽类,如多粘霉素B、缓激肽、P物质和致敏毒素等;⑥脂质体,如紫杉醇、聚乙二醇脂质阿霉素硫酸盐;⑦中药注射剂的注射用双黄连、清开灵、鱼腥草、刺五加、复方丹参、脉络宁、黄芪、参麦、生脉、正清风通宁、肝炎灵、醒脑静注射剂有类致敏反应,涉及到的成分有绿原酸、黄芩苷、鱼腥草素、新鱼腥草素及清开灵注射液中的水牛角提取物(为水解蛋白);⑧附加剂有吐温-80,羟丙基-β-环糊精,聚乙二醇和聚乳酸按40:60开环聚合形成的聚合物胶束,在一定范围发生类致敏反应,呈浓度依赖性。由上述的类致敏机制和药物信息可得出:①阳性物质C48/80(N-甲基-对-甲氧基苯胺和甲醛的聚合产物,聚合度在3~6)不管口服还是注射给药均出现类致敏反应,与给药途径无关;而中药注射剂却不然;②剂量使用较大,临床上用的造影剂、麻醉剂使用剂量较大,易出现类过敏;③胶束易类致敏,辅料、制剂方法增大胶束,类致敏性增强,凡含有吐温80等助溶剂的注射剂,都会对犬产生类过敏;④混合易类致敏,药物、辅料与制剂方法合用类致敏效应得到加强。由此可以推断出:凡能加强致敏反应的因素均有可能产生并加强类过敏反应,易形成超分子结构(胶束)就有可能产生并增强类致敏反应。只是类致敏反应是“自己”决定簇识别了“类己”的决定簇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