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837687
从信号通路角度分析中药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研究进展(2)

     13活血类药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大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发热、出血、呕吐等具有很好的疗效[59],它是大黄蟅虫丸的重要组成。研究发现大黄素具有抗肿瘤、保肝、抗炎等作用,基础研究表明对白血病亦有药效[60]。大黄素的作用机制较多,对BCR/ABL突变的白血病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能调节BCR/ABL引起的下游通路如PI3K/AKT通路和MEK通路等[24];与ATRA合用时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61];也能逆转癌细胞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性[62]。姜黄素是中药姜黄的活性成分,它的药理活性较多,研究也很多。姜黄素具有多个作用靶点,能够抑制AKT/mTOR通路和Raf/ERK/MAPK通路,从而增强伊马替尼的药效作用,也能抑制对伊马替尼耐药的癌细胞生长;此外,姜黄素也是FLT3的抑制剂,对癌细胞的转移也有抑制作用,姜黄素的多靶向型使得其使用时多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2729]。川芎嗪为中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亦为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2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