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饲料对中华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3)
41饲养密度试验在饲养密度试验中,蝌蚪的体重和头体长分别与密度成负相关的结果表明,饲养密度太高会严重减小蝌蚪的体重而对蝌蚪的生长发育及变态后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2 000只/m2的饲养密度下(也即约7只/L),第28天测量的蝌蚪尾长与其他3种更低饲养密度下的蝌蚪没有差异,这与研究人员对于其他无尾目蝌蚪的研究所得出的密度不超过80只/L时密度对蝌蚪尾长的增长率影响不显著的结论相一致[16]。
饲养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饲养密度对蝌蚪变态前和变态后的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对蝌蚪变态初期的体重和头体长有显著影响,因此在选择适宜饲养密度时,只要考虑有利于体重和头体长的密度水平即可。由于密度为2 000只/m2的蝌蚪体重和头体长明显小于其他3个密度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排除2 000只/m2的饲养密度。又由于其他3个密度组对蝌蚪的体重和头体长无显著影响,因此,出于饲养效率考虑,1 000只/m2的饲养密度既可以使蝌蚪在变态前期具有较高的体重,又有较多的数量,所以本研究的最适饲养密度为1 000只/m2。
42饲料营养组成试验饲料营养组成的试验表明,给蝌蚪分别喂以5种不同饲料,蝌蚪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成活率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只要考察不同饲料对蝌蚪体重、头体长和尾长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9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饲养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饲养密度对蝌蚪变态前和变态后的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对蝌蚪变态初期的体重和头体长有显著影响,因此在选择适宜饲养密度时,只要考虑有利于体重和头体长的密度水平即可。由于密度为2 000只/m2的蝌蚪体重和头体长明显小于其他3个密度组,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排除2 000只/m2的饲养密度。又由于其他3个密度组对蝌蚪的体重和头体长无显著影响,因此,出于饲养效率考虑,1 000只/m2的饲养密度既可以使蝌蚪在变态前期具有较高的体重,又有较多的数量,所以本研究的最适饲养密度为1 000只/m2。
42饲料营养组成试验饲料营养组成的试验表明,给蝌蚪分别喂以5种不同饲料,蝌蚪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成活率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只要考察不同饲料对蝌蚪体重、头体长和尾长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9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