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011844
鸢尾苷元胃内漂浮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期
     型和 Hixconcrowell的释放度和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而RitgerPeppas拟合的释放曲线n为0736 9,表明药物释放符合非Fick扩散,释放机制为扩散与溶蚀并存。

    3讨论

    31剂型选择

    胃内滞留型制剂的制备,主要是依据流体动力学平衡原理,药物与亲水性凝胶、发泡剂、助漂剂等辅料混合,口服后“漂浮”在胃内,延长漂浮片的胃内滞留时间;漂浮片在遇胃液后,其外層凝胶膨胀,片剂表面会形成一层凝胶,起到屏障作用,减缓药物释放,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鸢尾苷元为多酚羟基结构,呈弱酸性,在酸性环境中稳定,主要在胃内吸收,因此选择胃内滞留漂浮缓释剂型。

    32制备工艺选择

    湿法制粒压片,在片剂应用时,不利于片的水化滞留。但有研究发现[10]采用湿法制粒制片时,片剂的基质能将二氧化碳较好地包埋其中,使片剂的孔隙度增大,凝胶层可缓慢膨胀,其效果优于干法压片。鸢尾苷元因密度小,体积大,松散性强,干法制片载药量小,且易裂片,故采用湿法制粒。压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骨架密度、孔隙率和孔道率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