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4期
编号:13006742
中药广陈皮与新会皮药名出现年代考(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4期
     在明代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撰的《普济方》中出现了“广陈皮”、“广橘皮”、“广皮”、“真橘皮”、“陈橘皮”、“陈皮”、“橘皮”。可谓非常全面。这里也可以看出“真橘皮”是一味道地陈皮。这里未敢言“真橘皮”是广陈皮或是其他的陈皮,但是也不能排除是广陈皮这个可能。前面说到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是本明代人写的托祖伪书(1569年)。其中卷十一记载:“嘈杂吐清水:上好广皮去白为末,五更起坐床上,安末五分于手心,男左女右干舐下,而卧服三朝必効”[6]。与此记载相似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年)·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橘中引明代医家李楼的《怪症奇方》(1544年):“嘈杂吐水:真橘皮去白为末,五更安五分于掌心,舐之即睡,三日必效,皮不真则不验。”[1]同样且同时代的药方一个是“广皮”,一个是“真橘皮”,而且药方中特别强调“皮不真则不验”。可以认为“广皮”和“真橘皮”是对应的关系。同样的例子还有一对,明初朱橚《普济方》·卷一百九十八·诸疟门·足太阴脾疟(附论):“姜橘散一名十枣汤(出传信通用方):治脾寒及诸疟,右真橘皮不拘多少。去白细切曝微干,以生姜自然汁浸过。陈皮一指许,银器内重汤煮乾焙为末。每服三钱。用隔年清水枣十枚,水一盏。煎至半盏。以此药通口服。以枣下之。于发日先一时辰服之。不过两服而止。后再一服,不拘老少孕妇皆可用服。”[14]明末有人著《穷乡便方》不分卷(不著撰者):“夏间阳气在外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