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5期
编号:13002765
毒性中药蟾酥质量研究现状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5期
     1.2 含量测定方法 蟾蜍甾类化合物是蟾酥的主要活性成分,文献关于该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报道较多,早期有文献参考《日本药局方》第九改正版的重量法测定蟾酥主要成分甾体类物质[14]。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HPLC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指标由单一成分转向多指标同步测定,指标成分主要涉及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以及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日蟾毒它灵等极性较大的配基类化合物。LC-MS-MS法能够实现蟾酥中微量成分的定性、定量同步分析。

    王京辉等选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50)(磷酸调节pH 为3.25±0.02)为流动相,建立了蟾酥药材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HPLC测定法,6个地区9批药材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量分别为3.22%~5.62%和2.80%~7.38%。该研究为2000年版《中国药典》蟾酥药材含量测定方法和指标成分限度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参考[15]。王浩天等建立了蟾酥提取物中华蟾酥毒基和蟾毒灵的HPLC测定法[16],刘冬等进一步对蟾酥提取物3种脂溶性成分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和蟾毒灵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17]。陈婷测定了江苏境内10批次蟾酥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量分别为3.988%~5.111%和2.039%~3.385%,两者含量总和均符合现版药典不低于6.0%的要求[18]。董玮玮等研究发现,市场上蟾酥样品中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含量差异很大,在14 批蟾酥样品中只有2 批符合现版药典规定,6批样品为伪制品,不含药典规定的指标性成分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