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4)
3.3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王喜军教授继1997年血清药物化学概念提出后,根据近20年的研究实践经验,于2012年提出了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即利用多维联用分析技术,以体液中小分子代谢物为取向探寻中医证候实质,表征证候的代谢轮廓及生物标志物;以生物标志物桥接动物模型和证候,建立反映证候本质的动物模型;以方剂对证候/模型代谢轮廓及代谢标志物的影响评价方剂整体效应,同时采用一体化研究模式,在有效状态下,分析口服方剂后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及其与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揭示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方剂有效性及配伍规律[41]。其特点在于将血清药物化学与代谢组学整合,实现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整体观念相呼应,以“体内内源性物质药物外源性物质体内代谢物质”为媒介,并通过PCMS分析方法,确定药效物质基础,得出物质之间的变化与关联,即“中医证候生物标志物方剂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药效生物标志物”,构建“中医方剂证/病整体效应调控”网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77 字符。
王喜军教授继1997年血清药物化学概念提出后,根据近20年的研究实践经验,于2012年提出了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即利用多维联用分析技术,以体液中小分子代谢物为取向探寻中医证候实质,表征证候的代谢轮廓及生物标志物;以生物标志物桥接动物模型和证候,建立反映证候本质的动物模型;以方剂对证候/模型代谢轮廓及代谢标志物的影响评价方剂整体效应,同时采用一体化研究模式,在有效状态下,分析口服方剂后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及其与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揭示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方剂有效性及配伍规律[41]。其特点在于将血清药物化学与代谢组学整合,实现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整体观念相呼应,以“体内内源性物质药物外源性物质体内代谢物质”为媒介,并通过PCMS分析方法,确定药效物质基础,得出物质之间的变化与关联,即“中医证候生物标志物方剂体内直接作用物质药效生物标志物”,构建“中医方剂证/病整体效应调控”网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