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溯源及升降浮沉药对配伍研究(2)
金元时期,大兴医事,出现诸子争鸣的鼎盛局面[3]。升降浮沉理论在此阶段得以创立和发展。金元医家张元素在《医学启源》[4]中根据药物气味厚薄阴阳的特性,以及调节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紊乱的功能,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开创了依据升降浮沉划分药物的先河,创立了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在《医学启源·用药备旨·药类法象》中,张元素还根据药物气味厚薄、升降浮沉性能,将常用的101种药物分为5类:“风升生”20味,“热浮长”20味,“湿化成”21味,“燥降收”21味,“寒沉藏”19味[5]。如此大大促进了升降浮沉理论的发展。受启发于《伤寒论》,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同样十分重视药性升降浮沉特性,并强调脾胃是人体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在论治上非常重视升降浮沉原理,治法用药强调升降[6]。他认为:“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阐述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及其重要性。组方选药尤重升降浮沉之性,并言:“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其对升降浮沉药性的重视与运用可见一斑。明清时期,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发展着重体现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本草纲目》论述了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性味和质地有关,将此概括为“酸咸无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