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
正在取得大一统优势的教学观念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比起长期无视学生主体,把学生当作被动灌输的容器的做法,这自然是一大进步。主体性,相对于客体而言,首先就是相对于大自然客体,它强调人能够认识客体,有无限潜在的认识能力;认识了必然,就能够获得自由。其次,相对“他者”而言,也就是主动性,是被动状态的解脱,主体的自由有自身的规律,不承认任何“他者”的统治。第三,从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说,主体性就是个性,是不拘一格的、与众不同的、不可重复的,拒绝任何僵化的模式。第四,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承认教师为真理终结的权威,即使教师处于强势和优势,也得尊重学生主体思想的自由和无限潜在的创造力。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不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有效地挑战学生原有的心理图式,使之发生调节和建构,一切都免不了落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在学生旧知识结构的边缘激起“兴奋灶”,使其向新知识结构作独特的拓展。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师的一切辛劳,只能是徒劳。为了突出这一点,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课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之相应的,降低了教师的主体性,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一些论者,通俗地将教师定位于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至于“首席”和主体性的关系,在字面上则采取了回避态度。但是,教师的主体性,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可回避的。教师面临的任务是把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使原本有点封闭化乃至僵化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这难道不需要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教师的主体不占一定优势,只是作为一个发言的参与者,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连主体性都没有的教师,凭什么把(时常陷入混乱的)课堂对话引向深入?
教师“首席”论的实质,是对教师主体性的恐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