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个案比较
“2000年,我国中小学的三个新的教学大纲将原小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初中大纲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高中大纲中的‘说话能力’,统一改为‘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1〕2001年几个版本的语文实验教科书都设置了独立的口语交际板块。综观各个版本的口语交际训练,许多鲜活的口语交际案例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喜悦,但总的看来,口语交际训练的设计仍然是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表现在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设计得有些囫囵吞枣,漠视过程牵引,缺少相应的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其根源是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口语交际的过程进行科学指导。本文拟运用个案比较法,比较中美两种地方版语文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文学类教科书《读者的选择》(以下简称加州版)中的听说训练,比较两则训练的过程、理念、评价和各自彰显的特点,以求给我国语文教科书设计口语交际训练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材料:〔2〕
话须形象才动人
“这是一张忠厚善良、朴实慈祥的老人的脸。在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中,仿佛隐藏着一生的忧患、劳苦和辛酸,黝黑的老年斑、苦命痣,不知凝结了多少人间的艰难;眼睛有些昏花、呆滞,但却深邃、安详,没有悲伤和怨恨,有的却是无限的欣慰和期待。你看,他这双勤劳的大手,青筋罗布,骨节隆起,虽然粗糙得如干裂的树皮,但却很有力量。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和满腔心血都交给了我们祖祖辈辈劳作生息的土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