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年教育》 > 2004年第1期
编号:128293
心灵的空间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8日 《老年教育》 2004年第1期
     一位很久没有见到的老友来访,愁肠百结,忧心忡忡。问到原因,老友无可奈何地说:“我心里不清静啊!满脑子都是揪心事,老伴早逝、自己有病、儿子儿媳失和,有时一连几宿休息不好……”

    我劝他想开点。其实,人人都有烦忧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心不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尤其老年人,年轻时饱经沧桑和磨难,到了晚年又常常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的困扰和无法释怀的牵挂,总是难以品味晚年生活本应有的快乐。心静,是老年人最为可贵的精神状态,是安度晚年不可或缺的。

    要心静,必先心“净”。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希尔说:“若要获得平和的心,那就让心灵留下一些空白。”留下心灵空白,就是驱散笼罩心头的阴云,撑起一片辽阔蓝天,让心灵得到净化与扩展。一旦把压抑心头的烦恼抛弃,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体味到解脱的快慰,发现人生的美好。

    为了心“净”,我们有必要时常保持一种沉默。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人生如同一幅水墨画,不但要有浓墨重染,还要有干笔留白。沉默便是生活中的留白,于虚空和宁静中尽显安谧、隽永和深邃。心灵在沉默中归于平静,便得到了暂时的休息。让心灵留下空白,不等于对世事消极冷漠、麻木不仁。相反,它是失意后的坦然,烦恼时的超脱,面对艰难与不幸时的自持和坚强。

    当然,人的心灵不能也不应长久呈现空白。这就需要用知识和信念去填充,注入积极、健康的内涵。如经常读书看报,关心时事,培养高雅文明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走出去,拥抱大自然,接触精彩的外部世界以及常与老友倾心交流,笑乐畅怀,等等。这样,心灵才能不断净化、升华,焦虑和忧愁也就没有了栖身之地。

    焦虑乱心境,平和少烦忧。让我们的心灵多一分平和,少一分焦虑,享受快乐的美好人生!, http://www.100md.com(刘宝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