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年教育》 > 2004年第1期
编号:128291
心境平和寿自高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8日 《老年教育》 2004年第1期
     古人云:“人心本能定静,本自泰然,怎能会有病?惟有遇财货则思争夺,遇功名就想排挤,遇权势就想攀附,遇小仇就想报复,遇患难就想退避——虽在外表有所养,终不能胜过心中所扰,焉能不病乎?”由此可见,只有心境平和,才能身心俱健。身心健康,离不开精神与肉体、血脉与真气、劳作与休闲之间的调和。此外,与人交往时应不失谦和,自己独处时应不失平静。惟有生活中把养生、安神、怡情、悦性融为一体,才能达到心境平和的状态。

    心境平和可以起到平衡阴阳、理顺气血、调节情绪的作用。心静则杂念除,杂念除则气血通,气血通则身心健。尤其是在万籁俱寂的时候,正襟危坐、执笔疾书,那种“宁静致远” 的感觉实在妙不可言!

    人的心理世界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如欲到达心境平和的状态,我以为恪守“五喻”至关重要:一曰“湖水”。人在心静如水时看待事物,认识往往是比较全面、深刻的;二曰“一盏灯”。心理素质好的人心中如有一盏明灯,认识事物不受情绪的影响;三曰“一把剑”。把自己视为铁铸的宝剑,经得起锤炼和磨砺;四曰 “一杆秤”。注意保持心理平衡,切不可把自己称得太重;五曰“一面镜”。当他人友好与热情之光照射到镜面时,就及时反馈。如此豁达大度,正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是也。

    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之旋律。凡注意心理养生的人,其寿命自然会长,事业自会日益发展壮大。在纷繁的人生中能如此轻松自如,是一种境界,是一门学问,是宽广的胸怀,是一种谋略,也是信心和气度。, http://www.100md.com(殷锡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