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年教育》 > 2016年第2期
编号:581854
收藏伴随“生命”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1日 老年教育 2016年第2期
     □赵 畅

    收藏伴随“生命”

    □赵畅

    在有些人看来,收藏品就如同自己手上的钱一样,是冷冰冰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生命温度。其实不然,真正的收藏是藏家发现并感受到藏品的“生命”以后,才开始发生的。换言之,如果一个藏家感觉不到藏品的生命温度、生命张力,不能与之对话互动,甚至不能为它做点什么,这样的收藏注定是要失败的。

    曾经读到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纪伯伦在《这些人,那些事》中的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人在他的地里掘出了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他卖给了一个出高价的收藏家。在回家的路上,他自言自语道:“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石雕是死的,埋藏在地下已有千年,怎么会有人出这么多钱买它呢?”而收藏家却在欣赏他的雕像,他思索着,也自言自语地说:“多么美丽多么栩栩如生!多么伟大的杰作——而它刚从千年的酣睡中苏醒!为何竟有人宁愿不要这一切,而要既无生命又无诗意的钱呢?”故事只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同一事物,因为价值标准不同,所以选择也就大相径庭。然而,对于收藏的启示则是:视藏品有“生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