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年教育》 > 2016年第10期
编号:581577
怎样写《乙瑛碑》(四)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3日 老年教育 2016年第10期
笔势,笔锋,行笔,第三章《乙瑛碑》的笔画写法及常见笔病
     □ 滕西奇

    怎样写《乙瑛碑》(四)

    □ 滕西奇

    五、疾笔和涩笔

    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在《笔势》中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1.疾笔和涩笔的含义

    疾笔,是指笔势轻健和爽利,达到奋笔疾进的艺术效果。隶书是由篆书缓慢的行笔变为短速的奋笔,以疾取劲,行笔力戒迟缓拖沓。但是,“疾”决不是单指行笔速度,如果一味图快,势必造成笔画无骨无肉,轻浮失态。

    涩笔,是指笔势的迟重和稳健,行笔以逆势而进,笔锋好像在克服着一种阻力向前运行。涩进能够入纸沉劲,达到浑厚沉稳的效果。如同不能把“疾”理解为一味图快一样,也不能把“涩”理解为一味求慢,行笔过于迟缓,必然会造成笔画的呆滞。

    2.“疾”与“涩”是对立的统一

    明代大书法家祝允明说:“用笔不可太迟,迟则漫无神气;不可太疾,疾则恐窘步而失势。”行笔过快,势必滑而不实;行笔过慢,必然呆板无神。“疾”与“涩”有机地结合起来,手下的笔画才能既爽峻又厚重,呈现出苍劲舒展的艺术感染力。

    汉代是隶书的鼎盛期,西汉的简书和东汉的碑刻,率真爽利,古朴典雅,成为令人歆慕的隶书艺术典范,也在于那些技艺高超却没有留下名字的书手们把“疾”与“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臻致极诣。如图8-1、8-2“制孝经”的“孝”字、“经纬天地”的“天”字,几乎每一笔既“疾”又“涩”,疾进流畅和涩行迟重得到妥帖的处理。图8-3、8-4“祠先圣师”中“先”字的行笔,相对来说属于“疾”进,“师(師)”字的行笔相对来说属于“涩”进。由以上四个例子可以看出,对“疾”与“涩”不必预先设计、刻意去追求。《乙瑛碑》 的书写者对于“疾”与“涩”已烂熟于心,随心所欲,水到渠成。

    3.注意事项

    在运用疾笔和涩笔方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