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年教育》 > 2019年第6期
编号:580385
篆刻中使用疾涩的原因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3日 老年教育 2019年第6期
切刀,刀法,刻刀,刀石之摩擦,疾涩之互救
     □

    自东汉蔡邕提出疾涩的概念以来,疾涩就贯穿于书法、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与表现。篆刻艺术中的“疾”表现为冲刀法,“涩”表现为切刀法,疾涩则表现为冲、切刀法的结合。刻刀与印石的摩擦影响着篆刻艺术疾涩法的表现,疾涩互用可克服单独使用疾或涩所出现的弊病。疾涩通过使用刻刀的节节顿挫将刀力注入印石的点画线条之中,使点画线条挺拔有力并且节奏变化较为丰富。那么,篆刻使用疾涩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此,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刀石之摩擦

    摩擦是普遍的自然现象,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存在,就会发生摩擦。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大,摩擦力越大,成正比关系;摩擦力亦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所以,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使接触面变粗糙和增大压力。刻刀“硬笔”弹性十足,可很好地增加刻刀的压力,从而增强刻刀与印石的摩擦力。印石表面越粗糙,越能增加刻刀与印石的摩擦力。刻刀深入石中,从刻刀与印石的底面接触摩擦增加到刻刀左右石面的摩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