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家庭剧,让你学到些什么?
如今,家庭剧—直是电视荧屏上最有收视保障的品种。去年,一部《甄嬛传》红遍大江南北,2013年的荧屏上,家庭剧马上有了新的收视增长点——给“宫斗”的情节披上现代的外衣,这一招真的有用,无论是《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还是《妯娌的三国时代》,都拿下了不错的收视成绩。这些婆婆妈妈的剧情里,用什么抓住了观众的心?
从剧情里看到自己的故事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这一个个“细胞”可并不简单,它们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最能反映出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人们会在家庭里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扰,而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能给出贴切答案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把自己家里发生的矛盾冲突或者遭遇的困扰讲给身边的朋友听,多多少少总会获得共鸣,但彼此的经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当人们在家庭中经历的事情和感受很难得到完全的共鸣,并因此压抑了不少感受在心里时,家庭题材的电视剧成了一面“回音壁”,让你找到共鸣。当你坐在电视机前,跟着剧情的发展,陪着角色一起开心、愤怒。甚至落泪之后,常常可以获得淋漓尽致的宣泄。
电视剧《甄嬛传》热播的时候,几乎吸引了各个年龄段和职业的人。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活的特质,观众很容易在电视剧复杂的人物关系里面找到自己的情感投射。就曾有个女士在聊起《甄嬛传》时说,自己看这部剧的时候,特别被安陵容这个人物吸引。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人物由善良变得恶毒,最后落得那么悲惨的结局,她觉得,自己的情感也跟着有了种释放。其实,这个人物让她想起了自己儿时的一个伙伴,那时她们感情很好,可是后来那个小伙伴向老师打自己的小报告,从此,她就再也不理睬那个伙伴了…一可是,看了安陵容和甄嬛的关系之后,她突然理解那个儿时的伙伴当时会那么做,就是因为嫉妒她,而嫉妒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一种情感,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嫉妒身边的朋友的时候。后来,这位女士想办法找到了那个儿时伙伴的微博,她在微博里留言:“那时候我们都单纯得看不到人心里存在着各种情感,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这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很感谢我们曾有那么真实的一段经历。”
电视剧一般来说容量大人物多,那些主要人物往往有多个侧面,没有单一的好或者坏,这就能够呈现比较真实的社会关系。获得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常常会被夸赞“接地气”、“贴近生活”,其实,就是观众在剧中找到了共鸣,投射了自己的情感。
戏里戏外的矛盾冲突
家庭剧大多围绕“公平”而“斗”,有人批评跟着“宫斗”的套路拍家庭剧,把家庭变成了战场。其实,这是需要电视剧的创作者们反思的问题。但是,从心理学层面,此类电视剧不会带来太过糟糕的影响。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的确有着现实的投射,但那是一种抽离的投射,投射的是人们的感觉和情感,不会照搬故事情节。
《妯娌的三国时代》中的那个家庭里有三个儿子,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而且就住在门对门的两间房子里面。因为大部分时间大家都离得很近,于是。就产生了很多矛盾冲突。这样的家庭,在如今的都市里并不多。编剧这样写,当然考虑到剧情设置,考虑到故事里的矛盾冲突可以比较集中。而这种”矛盾集中堆放”的方式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比较容易分析出矛盾发生的根由。一切矛盾追溯到根子上,就是每个人都在期待公平,但是每个人内心关于公平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期待的公平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统一的社会伦理标准上。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斯塔西·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这个理论虽然更多的时候被用在管理心理学上,但在一个家庭系统里,家庭成员们在追求公平的时候,却往往对公平各持标准,这就带来了很多的家庭矛盾。比如《妯娌的三国时代》中,为了十万元钱怎么分,闹出了一场家庭斗争——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公平的问题,结果,大家标准不同,所以总也没法统一起来。后来剧中那位婆婆说:“这十万元钱是我的,我想怎样花就怎样花,你们无权干涉。”这样一吼,反而大家都平和了。这种平和是因为婆婆的这一嗓子给了大家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论是家庭,还是职场,总会存在公平之争。如何去获取公平?恐怕不是一味地争取,或者一味地全面考虑,就能够有解。其实,想清楚自己在这个系统里希望坚持的合理原则和做法,不去伤害系统内其他的人,但是也无需一味地退让。只需要坚持去做自己,同时也接纳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因为关于公平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幸福进行一些调整。 (金鸣)
从剧情里看到自己的故事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这一个个“细胞”可并不简单,它们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最能反映出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人们会在家庭里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扰,而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能给出贴切答案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把自己家里发生的矛盾冲突或者遭遇的困扰讲给身边的朋友听,多多少少总会获得共鸣,但彼此的经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当人们在家庭中经历的事情和感受很难得到完全的共鸣,并因此压抑了不少感受在心里时,家庭题材的电视剧成了一面“回音壁”,让你找到共鸣。当你坐在电视机前,跟着剧情的发展,陪着角色一起开心、愤怒。甚至落泪之后,常常可以获得淋漓尽致的宣泄。
电视剧《甄嬛传》热播的时候,几乎吸引了各个年龄段和职业的人。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活的特质,观众很容易在电视剧复杂的人物关系里面找到自己的情感投射。就曾有个女士在聊起《甄嬛传》时说,自己看这部剧的时候,特别被安陵容这个人物吸引。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人物由善良变得恶毒,最后落得那么悲惨的结局,她觉得,自己的情感也跟着有了种释放。其实,这个人物让她想起了自己儿时的一个伙伴,那时她们感情很好,可是后来那个小伙伴向老师打自己的小报告,从此,她就再也不理睬那个伙伴了…一可是,看了安陵容和甄嬛的关系之后,她突然理解那个儿时的伙伴当时会那么做,就是因为嫉妒她,而嫉妒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一种情感,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嫉妒身边的朋友的时候。后来,这位女士想办法找到了那个儿时伙伴的微博,她在微博里留言:“那时候我们都单纯得看不到人心里存在着各种情感,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这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很感谢我们曾有那么真实的一段经历。”
电视剧一般来说容量大人物多,那些主要人物往往有多个侧面,没有单一的好或者坏,这就能够呈现比较真实的社会关系。获得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常常会被夸赞“接地气”、“贴近生活”,其实,就是观众在剧中找到了共鸣,投射了自己的情感。
戏里戏外的矛盾冲突
家庭剧大多围绕“公平”而“斗”,有人批评跟着“宫斗”的套路拍家庭剧,把家庭变成了战场。其实,这是需要电视剧的创作者们反思的问题。但是,从心理学层面,此类电视剧不会带来太过糟糕的影响。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的确有着现实的投射,但那是一种抽离的投射,投射的是人们的感觉和情感,不会照搬故事情节。
《妯娌的三国时代》中的那个家庭里有三个儿子,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而且就住在门对门的两间房子里面。因为大部分时间大家都离得很近,于是。就产生了很多矛盾冲突。这样的家庭,在如今的都市里并不多。编剧这样写,当然考虑到剧情设置,考虑到故事里的矛盾冲突可以比较集中。而这种”矛盾集中堆放”的方式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比较容易分析出矛盾发生的根由。一切矛盾追溯到根子上,就是每个人都在期待公平,但是每个人内心关于公平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期待的公平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统一的社会伦理标准上。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斯塔西·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这个理论虽然更多的时候被用在管理心理学上,但在一个家庭系统里,家庭成员们在追求公平的时候,却往往对公平各持标准,这就带来了很多的家庭矛盾。比如《妯娌的三国时代》中,为了十万元钱怎么分,闹出了一场家庭斗争——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公平的问题,结果,大家标准不同,所以总也没法统一起来。后来剧中那位婆婆说:“这十万元钱是我的,我想怎样花就怎样花,你们无权干涉。”这样一吼,反而大家都平和了。这种平和是因为婆婆的这一嗓子给了大家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论是家庭,还是职场,总会存在公平之争。如何去获取公平?恐怕不是一味地争取,或者一味地全面考虑,就能够有解。其实,想清楚自己在这个系统里希望坚持的合理原则和做法,不去伤害系统内其他的人,但是也无需一味地退让。只需要坚持去做自己,同时也接纳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因为关于公平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幸福进行一些调整。 (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