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通过定量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高凝状态的关系,为慢性心力衰竭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分别定量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组(n=60)血浆D-二聚体含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及左心房内径;并对心衰患者组按有无房颤、基础病因、病程、心腔内径等不同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各亚组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心衰合并房颤组较心衰并窦性心律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2)不同疾病构成组间比较,血浆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心衰病程患者组间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不同左心室内径患者组间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0.124,P=0.346);(5)不同左心房内径患者组间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0.190,P=0.141)。结论(1) 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较心衰并窦性心律患者,高凝状态更为严重; (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内径及左心房内径与高凝状态均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D-二聚体;高凝状态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011-0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衰预后极差,5年病死率高达60%,严重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可高达50%[1]。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高,心功能在III-IV的心力衰竭患者,静脉血栓发病率高[2]。国内此方面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探讨心衰高凝状态是否因合并房颤、基础病程长短、心腔大小、病因组成等不同而不同,从而明确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慢性心力衰竭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心衰致残率及死亡率,减轻这一疾病带来的沉重的社会、经济压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心衰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