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分析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骨外科辽宁 抚顺 113006)摘要: 目的:分析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状况,提出对目前的护理手段的改进方法。方法:通过医学专著、论文、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收集有关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信息,结合当前护理手段进行改进。结果:经研究整理发现,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已成为当下临床治疗骨科疾病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保证其治疗效果的最终实现。结论: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快速发展对骨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大地推进了骨科疾病的护理。
关键词: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骨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53-02随着医疗的不断进步,骨科治疗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其中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在临床上已较多使用。骨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骨科治疗水平及骨科医疗整体的发展。本院通过医学专著、论文、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收集有关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信息,结合当前护理手段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及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的代表是AO 组织,作为一种精细的内固定系统,该组织能极好地对疾病部位进行骨折固定,临床护理效率能极大地提高[1]。例如,胫骨骨折以前的治疗措施多采用普通钢板外加石膏固定,这种方法护理步骤较多且繁杂。由于内固定技术只使用仅需内固定的钢板,无需外加石膏固定,其不仅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繁琐度,患者能在术后早期就下床活动,减少了患者长期卧床的痛苦及其所引发的并发症。然而,内固定技术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也在很多方面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危险系数比较高的手术中更应该对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
1.1 注意心理辅导:由于骨科疾病一般会导致活动不便且病情恢复较慢,患者经常会出现焦躁不安的状况。再加上骨折发病突然,患者普遍都没有心理准备,所以护理工作中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对手术疑虑及紧张焦躁情绪。护理工作者应为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具体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手术,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尤其应注意对年龄较小的患者进行抚慰,积极和患者家长沟通,耐心讲解手术各种注意事项。儿童患者一般自制能力比较低,要及时告知患者家长应避免受伤部位的活动,做到认真负责,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
1.2 术前准备:现代骨科手术经常会从胸腔、腹腔、胸腹联合入路暴露脊椎,所以术前准备在常规医疗准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肺部、胃肠道、皮肤等部位的准备。
1.3 术中配合:因为内固定系统固定器械较为繁多,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操作熟悉程度,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定期安排培训,安排护理人员参加拆卸演练,加强护理人员对各装置名称的熟悉度。护理人员良好的配合能帮助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率。
1.4 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各项体征,尤其注意观察患者肢体的运动变化,血液循环情况。对于胸腔脊柱前路内固定的患者,要在除常规护理外,要注意观察患者闭式引流管中引流量和引流液的颜色,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不畅、胸闷的现象。
2 微创骨科的发展及护理
微创骨科作为骨科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现在在临床上已得到较多的使用,微创骨科技术也日趋成熟。其中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有:椎间盘摘除术、脊柱结核、肿瘤病灶清除活检等。微创骨科技术的发展也对骨科护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且其中的内镜技术也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相应的素质。
2.1 皮肤处理:根据文献报道,手术前一周进行刮毛处理就有可能造成微小的创口,从而增加感染的几率。由于微创手术无需大面积切口,借助内镜便能进行手术,所以在术前皮肤准备时,要注意不能进行常规的刮毛处理。如果有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切口的刮毛处理即可。
2.2 康复功能锻炼:由于微创手术切口小,患者恢复较快,一般患者术后当天至一周便均可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应注意安排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康复训练。例如,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就教导髓核摘除术患者如何正确的上下床,术后第二天便能鼓励患者下床进行康复锻炼;术前教会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正确的股四头肌锻炼方法,在患者术后第二天便可安排功能训练。早期的关节恢复训练能减少患者“打软腿”现象出现,这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的正常张力[2]。
2.3 专业操作技能:由于微创手术一般是在内镜下进行的,不光要应用特殊的手术器械,还需应用到精密的光学照片及图像采集系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提高对微创手术设备的熟悉程度,做到能与医生良好的配合。
2.4 并发症的检测与预防:虽然微创手术创伤小,精准度高,但其也会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做好术后患者的病情记录。比如,关节镜手术患者容易出现腘动脉损伤现象、胸腔镜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气胸等。定时检测,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做到及时预防;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救治。做好患者体征变化记录,观察患者手术创口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运动机能恢复,患者呼吸状况等。
3 总结
近十年来,骨科新技术不断出现,骨科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就要求骨科护理技术不断提高以适应当前医疗发展。护理人员要不断创新,跟进医疗发展。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有充分的服务意识,耐心、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位患者,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总之,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快速发展对骨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极大地推进了骨科疾病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贺铭珏.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1):72-73.
[2] 高萍,姜赛琳,崔艳红.骨科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J] .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11) : 95-96. (顾璠)
关键词: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骨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53-02随着医疗的不断进步,骨科治疗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其中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在临床上已较多使用。骨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骨科治疗水平及骨科医疗整体的发展。本院通过医学专著、论文、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收集有关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信息,结合当前护理手段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及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的代表是AO 组织,作为一种精细的内固定系统,该组织能极好地对疾病部位进行骨折固定,临床护理效率能极大地提高[1]。例如,胫骨骨折以前的治疗措施多采用普通钢板外加石膏固定,这种方法护理步骤较多且繁杂。由于内固定技术只使用仅需内固定的钢板,无需外加石膏固定,其不仅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繁琐度,患者能在术后早期就下床活动,减少了患者长期卧床的痛苦及其所引发的并发症。然而,内固定技术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也在很多方面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危险系数比较高的手术中更应该对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
1.1 注意心理辅导:由于骨科疾病一般会导致活动不便且病情恢复较慢,患者经常会出现焦躁不安的状况。再加上骨折发病突然,患者普遍都没有心理准备,所以护理工作中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对手术疑虑及紧张焦躁情绪。护理工作者应为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具体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手术,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尤其应注意对年龄较小的患者进行抚慰,积极和患者家长沟通,耐心讲解手术各种注意事项。儿童患者一般自制能力比较低,要及时告知患者家长应避免受伤部位的活动,做到认真负责,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
1.2 术前准备:现代骨科手术经常会从胸腔、腹腔、胸腹联合入路暴露脊椎,所以术前准备在常规医疗准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肺部、胃肠道、皮肤等部位的准备。
1.3 术中配合:因为内固定系统固定器械较为繁多,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操作熟悉程度,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定期安排培训,安排护理人员参加拆卸演练,加强护理人员对各装置名称的熟悉度。护理人员良好的配合能帮助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率。
1.4 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各项体征,尤其注意观察患者肢体的运动变化,血液循环情况。对于胸腔脊柱前路内固定的患者,要在除常规护理外,要注意观察患者闭式引流管中引流量和引流液的颜色,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不畅、胸闷的现象。
2 微创骨科的发展及护理
微创骨科作为骨科发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现在在临床上已得到较多的使用,微创骨科技术也日趋成熟。其中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有:椎间盘摘除术、脊柱结核、肿瘤病灶清除活检等。微创骨科技术的发展也对骨科护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且其中的内镜技术也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相应的素质。
2.1 皮肤处理:根据文献报道,手术前一周进行刮毛处理就有可能造成微小的创口,从而增加感染的几率。由于微创手术无需大面积切口,借助内镜便能进行手术,所以在术前皮肤准备时,要注意不能进行常规的刮毛处理。如果有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切口的刮毛处理即可。
2.2 康复功能锻炼:由于微创手术切口小,患者恢复较快,一般患者术后当天至一周便均可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应注意安排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康复训练。例如,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就教导髓核摘除术患者如何正确的上下床,术后第二天便能鼓励患者下床进行康复锻炼;术前教会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正确的股四头肌锻炼方法,在患者术后第二天便可安排功能训练。早期的关节恢复训练能减少患者“打软腿”现象出现,这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肌肉的正常张力[2]。
2.3 专业操作技能:由于微创手术一般是在内镜下进行的,不光要应用特殊的手术器械,还需应用到精密的光学照片及图像采集系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提高对微创手术设备的熟悉程度,做到能与医生良好的配合。
2.4 并发症的检测与预防:虽然微创手术创伤小,精准度高,但其也会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做好术后患者的病情记录。比如,关节镜手术患者容易出现腘动脉损伤现象、胸腔镜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气胸等。定时检测,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做到及时预防;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救治。做好患者体征变化记录,观察患者手术创口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运动机能恢复,患者呼吸状况等。
3 总结
近十年来,骨科新技术不断出现,骨科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这就要求骨科护理技术不断提高以适应当前医疗发展。护理人员要不断创新,跟进医疗发展。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有充分的服务意识,耐心、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位患者,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总之,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快速发展对骨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极大地推进了骨科疾病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贺铭珏.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J]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1):72-73.
[2] 高萍,姜赛琳,崔艳红.骨科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J] .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11) : 95-96. (顾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