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蔬菜中监测到放射性物质
蔬菜检出碘-131的新闻引起人们的一些担心,记者就此采访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苏旭。
苏旭表示,目前在蔬菜上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及其微量,每公斤蔬菜仅舍有1至3贝克,有的仅为零点几贝克。实验结果显示,在不进行清洗的情况下每天食用一公斤这样的蔬菜,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一天辐射剂量的千分之三左右。天然本底辐射对人体无害,因此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目前在北京等地蔬菜样品上检测到的放射性碘-131极其微量,且属于表面附着而非进入蔬菜中。最新开展的相关实验证明,将受污染的菠菜放到清水中浸泡10分钟,清洗一两次后,就检测不到放射性碘-131,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苏旭说,“现在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食用蔬菜前进行正常的清洗便可以清除放射性碘-131了,如果为了更安心,可以清洗三次。即使不清洗,从放射角度而言,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至于为何在菠菜、莴苣叶等蔬菜中检测到放射性碘-131,以及未纳入监测目标、暂未发现放射性碘-131污染的蔬菜是否会受影响,苏旭这样解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沉降可污染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菠菜露天生长、表面有微小绒毛,容易附着空气中沉降的放射性物质,选择此类蔬菜监测是为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预警。
苏旭指出:“除了菠菜外,露天生长的其他蔬菜都可能受到污染,但一般都比菠菜的污染程度轻;大棚蔬菜则不会受到沉降物质的影响。而且,目前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极其微小,沉降到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有限,公众无需担心。”(舒静)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妫橀柛銉㈡櫇瑜帮拷
闂佺ǹ绻楀▍鏇㈠极閻愮儤鍎岄柣鎰靛墮椤庯拷
闁荤姴娲ょ€氼垶顢欓幋锕€绀勯柣妯诲絻缂嶏拷
闂佺懓鍚嬬划搴ㄥ磼閵娾晛鍗抽柡澶嬪焾濡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