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医疗如何走出困局
很多人都看过“特需”门诊。和一般门诊相比,“特需”门诊的挂号费要贵上几倍乃至几十倍,好处是只要预约基本能保证挂上号,能见到专家、主任这样级别的医生,排队的过程也不至于那么痛苦。对于一些重病患者、疑难杂症患者、孕妇以及时间紧张的人来说,“特需”等于是拿金钱换时间、换机会,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是,“特需”那古怪的出身又让它显得那样名不正言不顺。它最初的设定是为“高收入人群”服务的,这就打上了“等级”、“特权”这样的烙印。由于“特需”医疗受到“富裕人群”的欢迎,又能给医生、医院带来不错的收入,因此一直在本能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得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富裕人群”倾斜。对依赖公立医院的诸多患者而言,这又明显不公平。所以,才有了卫计委对“特需”的压缩和控制,有了“特需”服务不能超10%的上限。
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医院的数量和规模能够满足人们看病的需求,“特需”也就不那么“特”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