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天地》 > 2014年第24期
编号:12631528
别让抑郁“缠”上你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医药前沿 2014年第24期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关注。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与工作节奏让人压力陡增,越来越多的人心理承受力出现“透支”并进入所谓的“心理亚健康”。失眠头痛、精力不足、情绪低落、易怒等各种症状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而这些症状多为抑郁焦虑的表现。对此,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表示:如不及时纠正,一旦持续出现这样的状态,抑郁症很可能就此“缠’’上你。

    抑郁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人群排名第一,预计达到6100万,并且绝大多数从未就诊。而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它可能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抑郁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杨甫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自身心理的变化,如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头疼等常见的症状时,要引起注意,及时调整自己情绪,如果症状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则应积极就诊、寻求医生帮助。
, 百拇医药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姚贵忠教授也指出:抑郁焦虑作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病”,随着社会的压力逐渐增大,患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每个行业都有心理亚健康者,每个群体都存在患病的可能。但大多数人对抑郁焦虑认知不足,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患有这种疾病,导致我国抑郁症患者就医率不足10%。

    老年人及女性更高危

    抑郁症患者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消极悲观的人”,在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一半以上为抑郁症患者。医学界普遍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个“三无”认知模式,即认为自己是无用的、无价值的、无希望的。这种绝望很容易让他们走上不归路。

    杨甫德表示,70%的抑郁症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治愈。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及大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心理性格因素,如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差;社会环境因素,如亲友关爱过少、生活突发变故等。
, 百拇医药
    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均显示,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青春期、孕期产后、更年期是三大高发阶段。老年人是抑郁症主力军,约有20%的老人被抑郁症困扰,是整个人群患病率的4倍多,且患病人数仍在增加。抑郁症也会影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

    “抑郁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无法自拔,而又讳疾忌医。”杨甫德再三强调,患有抑郁焦虑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许多人一生中多少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态度应对,战胜抑郁焦虑其实是一场与自己“心理”的对决,需要积极勇敢地面对。

    规范治疗80%患者可治愈

    目前,抑郁焦虑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使用抗抑郁药物。有研究表明,未服用抗抑郁剂显著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然而,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同时,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并没有严格按照医生叮嘱规范用药。主要是患者对药物治疗抑郁焦虑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忌讳”药物治疗,担心药物成瘾、戒断反应等副作用,或者认为抑郁焦虑难以彻底治愈,即使症状减轻了,总感觉回不到病前的状态。
, 百拇医药
    杨甫德对此表示:抑郁焦虑对身心造成的痛苦和对工作、生活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可以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方便停药的药物,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等一线用药,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临床经验也表明,通过规范治疗80%的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及焦虑症一般取得一次性治疗效果并不难,但容易复发。主要原因就是抑郁症患者没有按要求进行足量、足疗程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因此,在治疗期间,抑郁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指导和建议,在首次抑郁症发作治愈后,应维持用药至少6个月,选择去除抑郁症状更干净的药品。”姚贵忠说。

    此外,杨甫德强调:“抗抑郁药物一般在治疗后1~2周左右才开始起作用,而并非患者臆想中的‘立竿见影’。应服用足够疗程抗抑郁剂,再逐渐停药,以防再次发作。治疗期间病人不能刚服药觉得没作用或者觉得症状缓解了就擅自停药。如果在急性期的治疗维持不下来,就更容易复发,对于控制病情和再次服药就更困难。”
, 百拇医药
    通过自测早发现早就医

    由于对抑郁症识别缺乏科学依据,公众很难在早期发现是否患有抑郁症,等到症状严重后才选择就医,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使有部分患者在症状早期就诊,而有时医生诊治也缺乏科学指导,使患者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进而造成了目前我国抑郁症诊疗的困局。

    姚贵忠表示,如果我们觉得最近情绪不佳、身体不适,又不能确定是否是抑郁焦虑的时候,可以使用PHQ-9/GAD-7/PHQ-15三个简单便捷、可靠的自测量表工具,帮助我们及家人、朋友快速识别情绪问题,正确评估与及时调整,以更早判断病情,积极就医。

    而医生也可以通过指导患者填写PHQ-9/GAD-7/PHQ-15自评量表,及时发现和判断出患者是否伴发有抑郁焦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的同时,有利于规范与优化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监测、效果评估以及预后随访诊疗流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http://www.100md.com(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