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夏九九” /看盘
古代的“夏九九”
文/邬时民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作为头九的第一天,每九天为一九,顺次称为一九、二九……直到九九。在这81天里,是一年由较热到最热又到较冷的日子。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
有关“夏九九”的谚语在明代就有记载。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曰:“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
“夏九九”谚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清代顾铁卿《清嘉录》卷六三“伏天条”又“夏九九”的记载,顾氏说:“旧俗有‘夏九九’今已不传,但从夏至日起第三庚日为初伏……又引周遵道《豹隐纪谈》云石湖居士戏用乡语云土俗以夏至后九日为炎燠之候,相传有夏至未来莫道炎热之谚……”
, http://www.100md.com
根据顾铁卿所说,石湖居士(即宋代的范成大)用乡语谈谚语,说明在宋代已有“夏九九”之说。而到了清代,则“三伏”与“夏九九”并称。
在谢肇淛(音:zhè)谚语的基础上,民间也有“夏九九”歌谣的流传,内容与谢氏谚语大同小异。如江南地区流传的歌谣是:“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夹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北方大部分地区流传的歌谣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不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如今,除了上年纪的老人还知道“冬九九”的歌谣,“夏九九”歌谣知道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 百拇医药
看盘
文/唯善
解放后,我的家乡较长时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困境中,农民群众劳动所得甚少,社会购买力极低,常常为衣食犯愁。尽管这样,亲朋故旧的彼此往来常有发生,设“宴”招待必不可少。尤其是过年期间。
好客的主人,宁愿让自己难堪,也绝不怠慢客人。当年的待客风俗是,在正餐之前请客人“过早”,招待酒水茶点。锡壶里盛满特为过年酿造的糯米酒,木质四方茶盘里的九个小碟子摆着各种零食,除豆子、花生、红薯片、炒米花等自家生产的土产外,还有从城里买来的圆饼子一至四个当“看盘”,放在盘中央或四方,只供欣赏不能吃掉。直到农历正月十五以后,客人都招待完了,“看盘”才被小孩吃了。
酒水茶点未撤,又给每位客人送上一碗米粉,里面放的是一只小鸡腿,或者是三个熟鸡蛋或三块肉。如果客人碗里都是鸡腿,小孩的可以吃掉,大人只能把米粉吃了,鸡腿保留在碗里;如果是鸡蛋或肉,不管是小孩大人,每人可以吃一个或一块,也可以不吃,剩下的留给主人招待别的客人。
家乡的那个时候这般待客做客,已经约定俗成,虽无明文规定但都能共同遵守,不过小孩需要大人经常提醒。我就曾闹过一次笑话:九岁那年到姑妈家拜年,她的邻舍请我“过早”,因事先姑妈没向我交代,我把碗里的三个鸡蛋都吃了。回到姑妈家,姑妈问我吃了什么,我爽快地回答:一碗米粉三个鸡蛋。听后姑妈急了,“侄儿,你怎么不懂礼貌把三个鸡蛋都吃了呢?只能吃一个,剩下的还要招待别的客人。你懂不懂?”我嘴里说懂了,但心里感到委屈死了。, 百拇医药
文/邬时民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作为头九的第一天,每九天为一九,顺次称为一九、二九……直到九九。在这81天里,是一年由较热到最热又到较冷的日子。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
有关“夏九九”的谚语在明代就有记载。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曰:“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
“夏九九”谚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清代顾铁卿《清嘉录》卷六三“伏天条”又“夏九九”的记载,顾氏说:“旧俗有‘夏九九’今已不传,但从夏至日起第三庚日为初伏……又引周遵道《豹隐纪谈》云石湖居士戏用乡语云土俗以夏至后九日为炎燠之候,相传有夏至未来莫道炎热之谚……”
, http://www.100md.com
根据顾铁卿所说,石湖居士(即宋代的范成大)用乡语谈谚语,说明在宋代已有“夏九九”之说。而到了清代,则“三伏”与“夏九九”并称。
在谢肇淛(音:zhè)谚语的基础上,民间也有“夏九九”歌谣的流传,内容与谢氏谚语大同小异。如江南地区流传的歌谣是:“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夹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北方大部分地区流传的歌谣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不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如今,除了上年纪的老人还知道“冬九九”的歌谣,“夏九九”歌谣知道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
, 百拇医药
看盘
文/唯善
解放后,我的家乡较长时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困境中,农民群众劳动所得甚少,社会购买力极低,常常为衣食犯愁。尽管这样,亲朋故旧的彼此往来常有发生,设“宴”招待必不可少。尤其是过年期间。
好客的主人,宁愿让自己难堪,也绝不怠慢客人。当年的待客风俗是,在正餐之前请客人“过早”,招待酒水茶点。锡壶里盛满特为过年酿造的糯米酒,木质四方茶盘里的九个小碟子摆着各种零食,除豆子、花生、红薯片、炒米花等自家生产的土产外,还有从城里买来的圆饼子一至四个当“看盘”,放在盘中央或四方,只供欣赏不能吃掉。直到农历正月十五以后,客人都招待完了,“看盘”才被小孩吃了。
酒水茶点未撤,又给每位客人送上一碗米粉,里面放的是一只小鸡腿,或者是三个熟鸡蛋或三块肉。如果客人碗里都是鸡腿,小孩的可以吃掉,大人只能把米粉吃了,鸡腿保留在碗里;如果是鸡蛋或肉,不管是小孩大人,每人可以吃一个或一块,也可以不吃,剩下的留给主人招待别的客人。
家乡的那个时候这般待客做客,已经约定俗成,虽无明文规定但都能共同遵守,不过小孩需要大人经常提醒。我就曾闹过一次笑话:九岁那年到姑妈家拜年,她的邻舍请我“过早”,因事先姑妈没向我交代,我把碗里的三个鸡蛋都吃了。回到姑妈家,姑妈问我吃了什么,我爽快地回答:一碗米粉三个鸡蛋。听后姑妈急了,“侄儿,你怎么不懂礼貌把三个鸡蛋都吃了呢?只能吃一个,剩下的还要招待别的客人。你懂不懂?”我嘴里说懂了,但心里感到委屈死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