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干贝/古人最早“吃西瓜”的场面/小摊吃早餐
雅舍谈吃——干贝
文/梁实秋
干贝应作乾贝,正式名称是江珧柱,亦作江瑶柱。瑶亦作鳐。一般简写都作干贝了。
干贝是贝属,也就是蚌的一类。软体动物有两片贝壳,薄而大。司贝壳启闭的肉柱二,一在壳之中央,比较粗大,在前方者较小。这肉柱取下晒干便是干贝。
新鲜的江瑶柱,我在大陆上没有吃过。在美国东西海岸的海鲜店里,炸江瑶柱是普通的食品之一。美国人吃法简单,许是只会油炸。油炸江瑶柱,块头相当大,裹以面糊,炸得焦焦黄黄的,也很可口。嫩嫩的,不似我们的干贝之愈咀嚼愈有味。
江瑶柱产在何处,我不知道。陆游《老学庵笔记》:“明州江瑶柱有二种,大者江瑶,小者沙瑶,可种,逾年则成江瑶矣。”明州在今之浙江省。是不是浙江乃产江瑶柱的地方之一?
, 百拇医药
苏东坡《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似闻江鳐斫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有注:“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瑶柱河豚鱼近之耳。”看这位老饕,“吃一看二眼观三”,有荔枝吃,还想到江瑶柱与河豚鱼!他所说的似是新鲜的江瑶柱,不是干贝。
干贝的吃法很多。因是干货,须先发开。用水发不如用黄酒发。最好头一天发,可以发得透。大的干贝好看,但不一定比小的好吃。小的干贝往往味醇而浓。普通的吃法如“干贝萝卜球”,削萝卜球太费事,自己家里做,切条就可以了。“干贝烧菜心”,是分别把菜心和干贝烧好,然后和在一起加热勾芡。“芙蓉干贝”是蒸好一碗蛋羹然后把干贝放在上面再蒸,不过发干贝的汤不拘是水是酒要打在蛋里。以上三种吃法,都要把干贝撕碎。其实整个的干贝,如果烧得透,岂不更好?只是多破费一些罢了。我母亲做干贝,拣其大小适度而匀称者,垫以火腿片、冬笋片,及二寸来长的大干虾米若干个,装在一大碗里,注入上好绍兴酒,上笼屉蒸二小时。其味之美无可形容。
古人最早“吃西瓜”的场面
, 百拇医药
文/天海川
中国古人最早“吃西瓜”的场面,是在内蒙古辽代墓葬壁画上发现的。“西瓜”出现在墓主人“宴饮图”中。整个“宴饮图”画面很热闹:面画上有4个男子,其中墓主人半侧着身,向右端坐于砖砌半浮雕的黑色椅子之上,右臂肘枕于椅背上端,左手按于左膝;身着红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足穿红色靴子踏在一张红色小方凳上;头戴幞头,面部画面脱落,但可见眉目和长髯……右侧为2名侍者,均穿圆领窄袖长袍,前者戴幞头,身体前躬,双手捧一内盛瓜棱小盏的海棠盘,做恭敬奉献状;后者戴氈帽,双手捧一大方盘,内盛食物。特别显眼的是,在墓主人身前的砖砌浮雕黑色方桌上,放有两盘水果,一竹编式浅盘内放有石榴、桃和枣等水果;另一黑色圆盘内赫然放着3只大西瓜。
从这幅壁画上可以看出,当时契丹贵族(墓主人)的生活方式是相当讲究的,食用果品丰盛。这与《辽史》中所记载的契丹皇家、贵族喜欢用水果佐饮的饮食时尚是吻合的,与今天在正餐结束之后上个“水果拼盘”也颇为相似。
小摊吃早餐
文/陈康
1951年下半年,陈赓奉命赴越南帮越南人民布局边界战役,取得全胜后,11月回国,经南宁回北京,中途在武汉江汉饭店住了两天半。地方政府设宴招待,陈赓婉言谢绝。陈赓外出时,不要警卫员随行,也不坐车。陈赓两顿早餐都是在路边小摊上吃的,而且都是自己掏腰包。, http://www.100md.com
文/梁实秋
干贝应作乾贝,正式名称是江珧柱,亦作江瑶柱。瑶亦作鳐。一般简写都作干贝了。
干贝是贝属,也就是蚌的一类。软体动物有两片贝壳,薄而大。司贝壳启闭的肉柱二,一在壳之中央,比较粗大,在前方者较小。这肉柱取下晒干便是干贝。
新鲜的江瑶柱,我在大陆上没有吃过。在美国东西海岸的海鲜店里,炸江瑶柱是普通的食品之一。美国人吃法简单,许是只会油炸。油炸江瑶柱,块头相当大,裹以面糊,炸得焦焦黄黄的,也很可口。嫩嫩的,不似我们的干贝之愈咀嚼愈有味。
江瑶柱产在何处,我不知道。陆游《老学庵笔记》:“明州江瑶柱有二种,大者江瑶,小者沙瑶,可种,逾年则成江瑶矣。”明州在今之浙江省。是不是浙江乃产江瑶柱的地方之一?
, 百拇医药
苏东坡《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诗:“似闻江鳐斫玉柱,更喜河豚烹腹腴。”有注:“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瑶柱河豚鱼近之耳。”看这位老饕,“吃一看二眼观三”,有荔枝吃,还想到江瑶柱与河豚鱼!他所说的似是新鲜的江瑶柱,不是干贝。
干贝的吃法很多。因是干货,须先发开。用水发不如用黄酒发。最好头一天发,可以发得透。大的干贝好看,但不一定比小的好吃。小的干贝往往味醇而浓。普通的吃法如“干贝萝卜球”,削萝卜球太费事,自己家里做,切条就可以了。“干贝烧菜心”,是分别把菜心和干贝烧好,然后和在一起加热勾芡。“芙蓉干贝”是蒸好一碗蛋羹然后把干贝放在上面再蒸,不过发干贝的汤不拘是水是酒要打在蛋里。以上三种吃法,都要把干贝撕碎。其实整个的干贝,如果烧得透,岂不更好?只是多破费一些罢了。我母亲做干贝,拣其大小适度而匀称者,垫以火腿片、冬笋片,及二寸来长的大干虾米若干个,装在一大碗里,注入上好绍兴酒,上笼屉蒸二小时。其味之美无可形容。
古人最早“吃西瓜”的场面
, 百拇医药
文/天海川
中国古人最早“吃西瓜”的场面,是在内蒙古辽代墓葬壁画上发现的。“西瓜”出现在墓主人“宴饮图”中。整个“宴饮图”画面很热闹:面画上有4个男子,其中墓主人半侧着身,向右端坐于砖砌半浮雕的黑色椅子之上,右臂肘枕于椅背上端,左手按于左膝;身着红色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足穿红色靴子踏在一张红色小方凳上;头戴幞头,面部画面脱落,但可见眉目和长髯……右侧为2名侍者,均穿圆领窄袖长袍,前者戴幞头,身体前躬,双手捧一内盛瓜棱小盏的海棠盘,做恭敬奉献状;后者戴氈帽,双手捧一大方盘,内盛食物。特别显眼的是,在墓主人身前的砖砌浮雕黑色方桌上,放有两盘水果,一竹编式浅盘内放有石榴、桃和枣等水果;另一黑色圆盘内赫然放着3只大西瓜。
从这幅壁画上可以看出,当时契丹贵族(墓主人)的生活方式是相当讲究的,食用果品丰盛。这与《辽史》中所记载的契丹皇家、贵族喜欢用水果佐饮的饮食时尚是吻合的,与今天在正餐结束之后上个“水果拼盘”也颇为相似。
小摊吃早餐
文/陈康
1951年下半年,陈赓奉命赴越南帮越南人民布局边界战役,取得全胜后,11月回国,经南宁回北京,中途在武汉江汉饭店住了两天半。地方政府设宴招待,陈赓婉言谢绝。陈赓外出时,不要警卫员随行,也不坐车。陈赓两顿早餐都是在路边小摊上吃的,而且都是自己掏腰包。,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果品类 >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