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人心中的粮票记忆
一身傲骨“为五斗米折腰”今年45岁的张芸对于粮票的记忆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辛酸,辛酸来自于对父亲的怀念和心疼,“虽然我的童年是在物质生活很不富裕的上世纪70年代,但是家庭的和睦温暖从来没有让我觉得生活有什么缺憾,直到我10岁那年在粮店门口看到那一幕,童年似乎一下子变了颜色,让我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活的困窘。”
张芸回忆,70年代每人粮票定量已经比最困难的60年代要提高不少。“按照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北京市民每个月的口粮数,被分成了100多个等级。当时我们最羡慕的是首钢的炉前工,每月60斤,最低的是刚出生的儿童,每月6斤半,一般成年人的定量在30斤左右,大学教授、高级演员、13级以上的干部,还能得到照顾,每个月有半斤的高级油票。”一个人每月30斤的定量,其实也就是刚刚够吃而已,“那时,家家都备着一杆秤,每顿饭都要称。一家三口人,一个月定量90斤,一天一人也就1斤粮,得算计着用,早上2两,中午4两,晚上3两。”那时候,几乎每家都是这样精确算计着过生活,“甚至到别人家做客,也要带着粮票,否则会让主人为难。”
然而,奶奶从老家来到北京之后,这种精确的算计被打破了。“1975年,爸爸把奶奶从老家接到北京和我们一起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