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综合症 > 结肠易激综合征
编号:11098999
益肠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http://www.100md.com 1999年6月1日 《大众健康》 1999年第6期
益肠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此病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肠痉挛等。

    IB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道门诊病人的1/3~1/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IBS是由于肠道的敏感性(即结肠末端的兴奋性)增高、肠道过度蠕动和肠道对胃肠激素(如肠促胰酶肽)、感情压力、情绪波动的反应性增强所致。中医将本病纳入“泄泻”、“腹痛”范畴,认为是患者情志失调,致肝郁气滞,横犯脾胃,脾胃运化失常,引起肠道气机不利,传导失司,病人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便意窘迫、胸胁痞满、纳呆食少等。基于中医认为IBS的基本病机为肝脾气机不调,治疗以调理肝脾气机为主的认识,我们采用具有舒肝健脾、理气止痛作用的益肠煎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益肠煎基本方为:陈皮10克,云苓15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苏梗15克,炒白术10克,砂仁6克,焦三仙3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还可酌情加减,如腹痛者加元胡、炒川楝,以活血理气止痛;腹泻者加乌梅、石榴皮,以酸敛收;乏力明显者加党参,以补气健脾;嗳气频作者加沉香,以理气降浊。每剂煎取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方中陈皮、厚朴、苏梗,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炒白术、半夏、云苓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砂仁、焦三仙有消食除胀的作用;白芍、甘草可以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炒白术、半夏、茯苓、厚朴对肠道运动失常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陈皮、焦三仙能促进胆汁及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白芍、甘草具有解痉、镇痛的作用。故本方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又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相吻合。根据我们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有效率可达86.7%。, http://www.100md.com(陈 明 赵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