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到病方除
治病离不开用药。常言道“药到病除”,是讲药要到达病人体内、到达病灶处,才能发挥治疗作用。“到”有“到”的方法,医学上叫“给药途径”。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吊针”(静脉注射给药)、打针(肌肉或皮下注射)及口服(胃肠道给药)。采用什么药物和采用何种途径给药来治病,其中颇有学问。
时下有一种看法,认为“吊针”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尤其住院病人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给“挂吊针”,就是“没治疗”,起码也是“不重视”,以至和医务人员纠缠不休。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也是对给药途径缺乏全面了解,有时甚至会给一些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乃至造成严重后果,此类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并无任何意思贬低“挂吊针”,只是强调要正确使用静脉注射给药。
和世间万事万物一样,不同的给药途径各有优点与缺点,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口服给药:片剂、胶囊、药水、药粉……,一口咽下最简单,出差旅行携带方便,不需特殊装备,无需他人协助(婴幼儿例外),一般说来口服给药安全,万一误食或过量,通过洗胃、导泻等容易清除。另一个优点就是口服药都因先进入胃肠腔内,在腔内浓度高,对于主要在肠腔内的病原(为细菌、寄生虫等)和病变,可以“面对面”进行斗争,无需“绕道而至”,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口服药要进到病者血液内而运送到其它部位起治疗作用时,则要跨越重重阻隔,首先药物要能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孔道”或细胞膜,其次是透过血管壁……,不同的药物这种“穿行”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其次,消化道内的酸碱度,胃肠道的运动功能,胃肠道内有无食物和食物的种类,都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其它药物、不同年龄、性别乃至怀孕,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可见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较多是口服法的不足之处。
, 百拇医药
肌肉(或皮下)注射给药: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或皮下结缔组织间,经血管而入血液。此法给药比口服法吸收得快而完全(因为绕过了消化道这一关),影响吸收因素少,用药剂量易准确控制。但是注射总难免有“皮肉之苦”,有些药物因溶解度差(如安定、氯霉素),肌注后吸收慢而不完全,局部可形成疼痛硬结久不消散,甚至继发感染。如果针具消毒不严,还有传染某些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的危险,更令人担心。再者如病人处在休克状态而血循环不良时,注射药物吸收不良,也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静脉注射给药:对药物进入患者血液循环来说,此法可谓“直达快车”,对危重或全身性疾病患者常属必需,可以对脱水、需要补充电解质及营养的病人同时治疗。对昏迷、吞咽困难、剧烈呕吐的病人,这是理想的给药途径。然而静脉注射给药可以刺激血管,对针具的消毒要求更严;必须由医务人员操作;输入药物和液体可直接影响心肺功能。最近一项研究提醒人们注意,在大瓶输液制造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进些“颗粒”,这些“颗粒”对人体无益。和前两种方法相比,静脉注射给药较易发生不良反应,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常不是在家或基层医疗单位所能做到的。所以使用静脉注射给药应慎重。
, 百拇医药
到此读者也许还要问:三者究竟孰优孰劣?答复是“各有千秋”。一种给药方法不能代替另一种,有时一位患者可同时接受两种至两种以上给药方法,关键是看什么样的病,什么样的病人和什么样的药。可以作一个简单生动的比喻,在消灭敌人的战斗中,手枪、机关枪乃至大炮,都是有效的武器,何时何地该使用哪一种武器,当然首先要看敌人的情况——个别敌人还是群体?近距离还是远程等等来决定使用的武器,平常说“大炮打蚊子”,就是对决策失误的嘲笑,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和医生配合,当然这决不是说不能反映意见和要求,正相反,提供过去治疗情况,包括用药方法,对当前的治疗很有好处。医生和病人都要牢记从许多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给药方法的原则:
能口服的,尽量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尽量不用静脉注射。, 百拇医药(李增烈 廖宁逊)
时下有一种看法,认为“吊针”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尤其住院病人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给“挂吊针”,就是“没治疗”,起码也是“不重视”,以至和医务人员纠缠不休。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也是对给药途径缺乏全面了解,有时甚至会给一些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乃至造成严重后果,此类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并无任何意思贬低“挂吊针”,只是强调要正确使用静脉注射给药。
和世间万事万物一样,不同的给药途径各有优点与缺点,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口服给药:片剂、胶囊、药水、药粉……,一口咽下最简单,出差旅行携带方便,不需特殊装备,无需他人协助(婴幼儿例外),一般说来口服给药安全,万一误食或过量,通过洗胃、导泻等容易清除。另一个优点就是口服药都因先进入胃肠腔内,在腔内浓度高,对于主要在肠腔内的病原(为细菌、寄生虫等)和病变,可以“面对面”进行斗争,无需“绕道而至”,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口服药要进到病者血液内而运送到其它部位起治疗作用时,则要跨越重重阻隔,首先药物要能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孔道”或细胞膜,其次是透过血管壁……,不同的药物这种“穿行”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其次,消化道内的酸碱度,胃肠道的运动功能,胃肠道内有无食物和食物的种类,都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其它药物、不同年龄、性别乃至怀孕,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可见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较多是口服法的不足之处。
, 百拇医药
肌肉(或皮下)注射给药: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或皮下结缔组织间,经血管而入血液。此法给药比口服法吸收得快而完全(因为绕过了消化道这一关),影响吸收因素少,用药剂量易准确控制。但是注射总难免有“皮肉之苦”,有些药物因溶解度差(如安定、氯霉素),肌注后吸收慢而不完全,局部可形成疼痛硬结久不消散,甚至继发感染。如果针具消毒不严,还有传染某些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的危险,更令人担心。再者如病人处在休克状态而血循环不良时,注射药物吸收不良,也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静脉注射给药:对药物进入患者血液循环来说,此法可谓“直达快车”,对危重或全身性疾病患者常属必需,可以对脱水、需要补充电解质及营养的病人同时治疗。对昏迷、吞咽困难、剧烈呕吐的病人,这是理想的给药途径。然而静脉注射给药可以刺激血管,对针具的消毒要求更严;必须由医务人员操作;输入药物和液体可直接影响心肺功能。最近一项研究提醒人们注意,在大瓶输液制造工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进些“颗粒”,这些“颗粒”对人体无益。和前两种方法相比,静脉注射给药较易发生不良反应,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常不是在家或基层医疗单位所能做到的。所以使用静脉注射给药应慎重。
, 百拇医药
到此读者也许还要问:三者究竟孰优孰劣?答复是“各有千秋”。一种给药方法不能代替另一种,有时一位患者可同时接受两种至两种以上给药方法,关键是看什么样的病,什么样的病人和什么样的药。可以作一个简单生动的比喻,在消灭敌人的战斗中,手枪、机关枪乃至大炮,都是有效的武器,何时何地该使用哪一种武器,当然首先要看敌人的情况——个别敌人还是群体?近距离还是远程等等来决定使用的武器,平常说“大炮打蚊子”,就是对决策失误的嘲笑,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和医生配合,当然这决不是说不能反映意见和要求,正相反,提供过去治疗情况,包括用药方法,对当前的治疗很有好处。医生和病人都要牢记从许多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给药方法的原则:
能口服的,尽量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尽量不用静脉注射。, 百拇医药(李增烈 廖宁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