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1999年第7期
编号:11098905
注射疫苗防乙脑
http://www.100md.com 1999年7月1日 《大众健康》 1999年第7期
注射疫苗防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重型患者病死率很高,幸存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由于乙脑病毒抗原单一,且较稳定,因此乙脑疫苗的预防效果很明显。1943年,日本的竹内松次郎和美国的萨宾先后研究成功福尔马林灭活鼠乙脑疫苗,人类开始有了预防“乙脑”的有力武器。我国在1952年试制成功并开始大规模生产鼠乙脑疫苗,从1966年起,又改用效果更好的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灭活乙脑疫苗。在80年代,冻干“乙脑”活疫苗研制成功,由于该疫苗具有保护期长且更耐热的优点,对于缺乏良好冷链系统的广大农村,就更有其优越性。这样,我国研制成功的“乙脑”疫苗就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灭活疫苗是用“乙脑”病毒接种于地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经甲醛灭活而制成。其接种对象主要是“乙脑”流行地区6个月~10周岁的儿童(也包括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7周岁以内的儿童第一次注射的剂量为0.5毫升,7~10日后再注射0.5毫升,加强针可在这两针(称初次免疫)后的1年、4年、7年进行,剂量仍是0.5毫升。7周岁以上儿童或成人的接种剂量则为第一针1毫升,7~10日后再注射1毫升,次年再加强注射1毫升。以下人群禁用“乙脑”灭活疫苗:1.发热及急性疾病患者;2.严重慢性病患者;3.患有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者;4.患有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冻干减毒活疫苗是将“乙脑”病毒经人工减毒使之失去致病性,而仍保留具有免疫原性的SA14-14-2株,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育繁殖后收获病毒液,加入保护剂冻干制成。其接种对象为1周岁以上健康儿童。初次免疫儿童于上臂外侧三角肌处皮下注射0.5毫升,以后可不再接种。以下人群禁用减毒活疫苗:1.发热、中耳炎及急性传染病患者;2.有心、肾及肝脏疾病者;3.活动性结核病患者;4.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5.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值得一提的是,1岁以内的小儿慎用该疫苗。, 百拇医药(熊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