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鼻及鼻窦疾病 > 鼻腔疾病 > 鼻息肉
编号:11099135
中医治疗鼻息肉
http://www.100md.com 1999年10月1日 《大众健康》 1999年第10期
中医治疗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鼻窦粘膜极度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赘生物。从西医理论上讲,鼻息肉成因至今不明,学说甚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Bernouilli现象:即用力吸气后鼻腔形成负压,将筛窦粘膜吸向鼻腔,日久形成息肉。

    2、多糖增多学说:认为由于葡萄糖代谢以及一些激素分泌不平衡,使组织中多糖增多,从而促使组织间质水肿,进而形成息肉。

    3、血管运动失调学说:认为血管失神经作用及鼻粘膜内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粘膜水肿,息肉形成。

    4、感染学说:由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

    5、变态反应: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反复发作,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形成息肉。

    但一般认为,鼻息肉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过敏反应和慢性炎症刺激最为重要。

    中医对鼻息肉的认识和治疗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论述和治法甚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鼻息肉的发生是因肺经湿热,雍结鼻窍所致。或因鼻窍长期受风湿热邪毒侵袭,致肺经蕴热,失于宣畅,湿浊渐积鼻窍,留伏不散,凝结成息肉之患。过去治疗鼻息肉,一般采取手术切除,以解除鼻塞不通的困扰。但有些病人虽经多次手术尚难根除,且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息肉生长的数目更多。殊不知手术刺激本身就是一种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在科研与临床实践中,我们在前人外治鼻息肉的经验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应用中药丹剂吹鼻介入疗法,使鼻息肉内的水分慢慢流出,促使高度水肿的鼻息肉自行回缩甚至脱落。此法简便易行又无创伤,患者可自行治疗,一般7-10天息肉即可消失。同时再服用宣肺通窍,泻湿散结的药物来治疗原发病灶,标本同治,可达到根治鼻息肉的目的。, http://www.100md.com(赵胜堂)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鼻及鼻窦疾病 > 鼻腔疾病 > 鼻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