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02年第2期
编号:11097286
造血“种子”救治年轻生命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1日 《大众健康》 2002年第2期
     去年秋天,郭娜笑得最灿烂最开心。在北京解放军307医院血液科病房,郭娜终于脱去令她烦透了的病号服,换上了一身漂亮的时装。她对着镜子端祥了半天,不由得喜极而泣:“我在镜子里不只是看到了自己,好像也看到了上海的唐铮姐姐。如果不是她,我恐怕是走不出这间病房了。”

    大喜大悲同一天降临

    人的命运变幻莫测,有时候由不得你把握。1999年9月1日,郭娜吃过早饭想上医院看病,因为最近几天身体有些不舒服,总是发烧不退,原以为是高考造成的紧张疲劳所致,大不了是感冒什么的,也就没往心里去。可这一拖,烧不但没有退的意思,反倒加重了,看来是扛不过去了。就在此时,邮递员来到她家,开口就说恭喜郭娜“中榜”了,说完就把“沈阳师范大学法律系”的大红录取通知书交到她手中。一阵狂喜过后,郭娜与父母商量,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下午赶紧去瞧病。岂料她到医院一化验,医生在诊断书上写下令人色变的病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突如其来的当头一棒,把她们全家都打懵了,郭娜怔了半天也醒不过神来,泪水悄然滴落在诊断书上。人生的大喜大悲,就在这一天同时降临到年仅18岁的郭娜身上。她的心情也从沸点降到了冰点。她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冲出千军万马跨过高考的“独木桥”。可现在却偏偏遭遇这恐怕连命都保不住的病魔袭击……
, http://www.100md.com
    大学开学那天,郭娜无奈地躺在医院病床上流泪,是父亲替她到学校报的到。郭娜在父母陪伴下,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求医之路。没完没了地打针吃药、放疗化疗,虽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医生告诉她,必须作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根除病魔。目前,这种移植治疗已有很大发展,不必直接从供者体内抽取骨髓,而是经药物动员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待其运转到外周血中,再分离提取即可。

    谁是郭娜的希望

    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提是必须找到与患者白细胞抗原配型完全相合的供者。这种供者的选择,即使在同胞兄弟姐妹中找,也只有四分之一的希望。郭娜是独苗儿,这条路显然走不通。供者只能在非亲属中选择,选到配型完全相合的几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简直比大海捞针还难。

    茫茫人海,谁能给郭娜以生的希望?

    在两年多的奔波求治中,郭娜硬是咬着牙顶住了放、化疗带来的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等痛苦的反应,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没有得到根治。如果做不了移植治疗,她只能“坐以待毙”。然而,寻找配型的几十万分之一的希望能被郭娜抓住吗?找不到供者,她的生命也就没有了希望。郭娜的父母再次陷入了迷茫和绝望之中,每当他们的目光和女儿的目光对视时,都能感到女儿对生的渴望。作为父母,此时此刻却只能以眼泪来面对女儿这无声的期盼。
, 百拇医药
    去年3月,郭娜的父亲经多方打听,向中华上海骨髓库求助,终于找到与郭娜配型相合的供者。这位捐献者名叫唐铮,今年34岁,是位有4岁女孩的母亲。她身高只有1.5米多,瘦小文静,具有研究生学历,任上海某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她是1996年看到我国首例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上海取得成功的报道后,被自愿捐献者的义举感动而到上海骨髓库报名的。她说报名至今有好些年了,似乎淡忘了这件事。如今真有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与她完全一致,唐铮心中涌起一种冲动:能与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沈阳女孩有如此生死缘分,真是一种幸运!

    郭娜得知唐铮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托人捎去一封信:“感谢唐姐姐为我带来了宝贵的重生希望。虽然我们远隔千里,但在我心中,您离我很近很近!”

    上海的唐铮给沈阳的郭家带来了希望。郭家也十分珍惜这惟一的希望。为确保移植顺利成功,他们反复权衡,把移植手术地点选定在此领域颇有成就的北京解放军307医院,并将唐铮捐献干细胞时间及手术时间敲定在6月19日。
, 百拇医药
    病人一天也等不得啊

    上海和北京两地都在为这宗内地首次实施的非血缘关系跨地移植术作紧锣密鼓的准备。这时,唐铮所在单位派她到党校学习,她很珍惜也不想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原想等学习结束后再捐献干细胞。但当她听到一个白血病患儿的遭遇后,毅然决定及时捐献干细胞。

    那天,她应邀参加了上海红十字会举办的志愿者演出活动。她发现身边有一对夫妇在哭,便问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之事。这对夫妇说他们有一个上中学的女儿,不幸得了白血病,好不容易找到了干细胞供者,可就在快要移植的时候,供者因心脏不好而不能捐献,女儿很快就离他们而去。唐铮触景生情,边听边落泪。她想到了郭娜,演出没有结束,她就匆匆离去,立即打电话给骨髓库:“学习以后还有机会,可病人一天也等不得啊,我要按原定时间捐献干细胞。”

    爱心托起年轻生命

    郭娜因为有了唐铮,而不再是风中之烛。在捐献干细胞前一周,唐铮开始到医院服药,以便动员骨髓里的干细胞。与此同时,郭娜入住无菌仓,做移植前的预处理,由于化疗反应强烈,她不能吃也不能喝,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在郭娜生命最为艰难的关键时刻,唐铮从上海给她打电话,关切地问这问那,鼓励她要坚强些。这是郭娜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唐铮的声音,虽然从未见过面,但她感到唐铮好像就在眼前,热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 百拇医药
    移植的时刻越来越近,郭娜在无菌仓里静静地等待着救命的造血“种子”。6月18日和19日上午,唐铮如期两次来到上海华山医院抽取血液。她对医务人员说:“郭娜个头大,要多采些干细胞,量要足。”她那鲜红的血液经过输血管,再经血细胞分离机分选提取出100毫升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爱心感动着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由于手术在北京进行,上海方面十分重视干细胞外运。上海红十字会组织训练部部长杨钧仪和张瑾女士亲自护送干细胞到北京。上海东方航空公司得知她们乘19日下午3时15分飞往北京的FM105航班后,命名该航班为“爱心航班”,并临时抽派全国劳模吴尔愉及全国优秀乘务员担负这次承载生命之旅的重任。下午17时,“爱心航班”顺利抵达首都机场。10分钟后,杨钧仪手提装有唐铮捐献的干细胞的绿色保温箱走出候机厅时,郭娜的父亲一个箭步迎上前去,噙着泪花说:“我女儿有救了,谢谢你们!”

    躺在无菌仓里的郭娜透过玻璃,看见307医院血液科主任艾辉胜双手托举的两袋鲜红的干细胞激动不已。救命的干细胞就在眼前,生命之火就要被点燃。艾主任小心翼翼地将干细胞通过透明的输液器,汩汩输入到郭娜的体内。这个跨越血缘、超越亲情的血脉就这样相连融合,滋润着即将枯萎的生命。
, 百拇医药
    2个小时后,唐铮又从上海打电话给郭娜:希望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并祝她移植顺利成功。郭娜热泪滚滚:“唐姐姐,我相信您的血液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一定会治好我的病!”唐铮还亲手叠了千个幸运星,祝郭娜天天走好运,并写了一封信,委托护送干细胞到京的张瑾女士交给郭娜。

    她在信中这样写道:“郭娜小妹妹,我没有你信中说的那样伟大,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善良是我的长处。在我走过的34年岁月中,曾经得到过别人无数次的帮助,能给别人一些帮助也是普通人的为人之道。感谢你给了我这样的机会,这是我的幸运!我付出的只是一些造血干细胞,再加上一些勇气而已,却能给别人生存的希望,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这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爱心滋润激活了年轻的生命,唐铮捐赠的造血“种子”在郭娜体内全部成活。郭娜这个幸运的沈阳女孩,在新世纪第一个国庆、中秋双节临门之际康复出院了。她说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唐铮姐姐的血液,那份骨肉之爱将伴随着她走过漫长的人生旅途。善与爱构筑起来的缘分,让唐铮与郭娜相遇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的命运焦点上,奏起生命的最新乐章。, 百拇医药(张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