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
编者的话又是辞旧迎新时。《中华名医》栏目走过了一年。
这是起步的一年,更是惊喜的一年。真正打开这扇门,我们看到:中国600万白医天使,不是“英雄”不在,而是“卧虎藏龙”。
开篇语中,我们曾经表白过初衷。中国的医务人员在卫生投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承载着近13亿人的健康工程,同时一刻没有停顿跻身世界医林的脚步。沉重,却又精彩纷呈。然而他们的风采却很少被社会所关注。
适逢此时,一位爱国华侨站出来。他感奋中国医生的学识、技艺,他感动中国医生的艰辛、付出。他希望与《大众健康》杂志联手,为这些一时被淡忘,甚至忽略、曲解的佼佼者们正身立说。于是,2002年伊始,“中华名医”栏目隆重推出。
有幸的是,一年之后这个栏目得以继续生存。为此,我们曾在新年之际欲将这位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老华侨从幕后请到台前,而他表示——只要能不愧于我国当代杰出医生;只要能因此而惠及我芸芸患者;只要能有利于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既然是功德好事,又何必在乎名利?
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健康杂志之一,我们的《中华名医》自始就把标尺定得很高。我们的报道从北京协和医院的副院长开始,采访对象严格锁定在一流医院的“掌门人”和专业学科的“盟主”。1年来,我们殚精竭虑地撰写出一个个医疗界重量级人物,认真地推出一篇篇独家报道。踏踏实实,使我们收获了一份信任,也收获了一份喜悦,因为在介绍医生风采的同时,也为医患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许多患者就是从这个专栏中了解了医生,认识了医生,并开始走上健康之路的。
李仲智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2002年,北京儿童医院评选“十佳”医务人员。按理一个单位年终评选先进,实在是常规性的工作。但是,儿童医院的此举竟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当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尽管其意义、规模完全没有可比性,但是改变人们固有的“标准”,在这一点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院长李仲智在千头万绪之中,终于拎出一条作为医院建设的核心动力——怎样引导大家“做个好医生”。继而对“什么是好医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评判标准”。
这里,什么洋博士、土博士;什么职位、职称;什么科研、论文等等,医院大墙内人们热烈而苦心追求的谈身论价的筹码,这次都不在“标准”的圈点之中。李仲智显得非常实际,他推崇百姓见解,认定市场论英雄。就好比余秋雨说“赵本山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家”一样。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几乎没有哪一位艺术家,能连续那么多个大年三十,把全国那么多的人逗得前仰后合。就凭这一点,大艺术家他当之无愧。
李仲智把这种评判标准引入医院,于是也便有了“不管你学问有多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1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