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04年第8期
编号:11095595
健康住宅的认知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日 《大众健康》 2004年第8期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论坛上,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会同多家专业机构修订出台了健康住宅新标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

    健康住宅要确保居住者广泛意义上的健康,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社会的和人文的,近斯的和长期的等多层次的健康。健康住宅的构成要素很多,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的温度、湿度、通风、噪音、光和空气品质等,还包括主观心理因素,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等。有专家指出,健康住宅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房子要健康,社会环境也要健康。只有把众多要素有机结合,我们才能建造真正的健康住宅。

    目前国内市场往往简单地把低密度的住宅或高档住宅,与健康住宅划上等号,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健康住宅的认识产生误区。

    居住密度低不一定就符合健康住宅的标准。郊外某些低密度住宅的环境有一定天然优势,但有些低密度住宅甚至连基本的日照间距、卫生视距都不能满足。相反,一些高密度住宅住宅区设计合理、注重健康环境理念,也具有相当的舒适度。

    板楼并不一定比塔楼好。一般地说,板楼在通风采光、户与户的均好性等方面胜塔楼一筹。但塔楼却有利于社区总体环境的采光通风。当然,如果在近郊选房,介于塔楼和别墅之间的低层板楼还是要经济实惠得多。

    健康住宅并非高档楼盘才能拥有。生态设计、科技含量、健康设施……的确需要相当的成本,但只要设计得好,健康住宅也不像人们想像中的那样高不可攀。

    (摘自《环球时报》), 百拇医药(刘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