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04年第9期
编号:11095586
丑陋的“特殊产业”和空有其名的“摆设”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日 《大众健康》 2004年第9期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郊的麻花板村近来很出名,是因为有些人卖孩子出了名。据报道,这个村的任素彦伙同他人,自2003年以来,先后从呼和浩特市周边地区的28个诊所和医院收卖婴儿46名,被贩卖的婴儿最大的出生5天,最小的仅出生2小时。即使是在案发之后,有记者去该村采访,该村的一些人一边对此矢口否认,一边仍做着贩卖婴儿的罪恶勾当。这更让人对麻花板村的“名气”加深了印象。

    纵观古今,父母关爱孩子历来为天下美谈,因此而生发的父母深情更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其生命个体一旦建立,任何人都必须对此予以充分的尊重,也就是父母必须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社会和他人必须承担起保护孩子的责任,不论是从亲情还是从国法来说,人人都应恪守此责,否则,就谈不上是一个好的父母,也不能说其是一个好公民。而买卖婴儿的事件则昭示了一些人的人心泯灭、道德沦丧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麻花板村以往是一个并不惹眼的村子,其经济发展及村民的生活是否如意也有待证实。当外界的经济大潮冲击着村民的感官时,当一些贫富不均的现象搅得村民心中不安的时候,想发家致富的心愿也就会强烈萌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择手段地“发家致富”,如果置国法亲情于不顾,达到了生孩子是为了卖孩子的地步,那卖掉的不仅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同时被卖掉的还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人格,已枉为人父人母,虽然这样的父母得到了卖孩子的钱,而他们自己也变得一文不值了。一个只认钱,连自己的孩子也不认的人,不仅会遭到公众的鄙夷,更会受到国法的惩治。
, 百拇医药
    麻花板村及周围村落的一些人大搞卖孩子搞创收的“副业”,让我们看到了转型社会的一些典型特征,同时也看到法制化过程中的曲折与艰难。我们表面看到的是卖孩子的丑陋行径,而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政府有关部门没有行使自己的职责。“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已施行了20多年,为什么城市里的居民基本严格执行了这种规定,而在农村却大打折扣?用麻花板村村民的话来说,那就是“哪一家不生个三四个孩子”。生了孩子只是为了卖,且“副业”搞得“一片繁荣”。那么当地的计生部门为什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实在令人颇生疑问。

    此风之所以能够盛行的原因还有当地的卫生、工商、执法管理部门“只当和尚不撞钟”的问题。以麻花板村的例子为例,既然是村子,其人口和户数自然不多,但令人质疑的是,一条不大的巷子中竟然有7家标有醒目接生广告语的诊所。全村算起来更是惊人,竟有百十来家。尽管执业者没有专业知识,却照样可开“夫妻店”,最拿手的本事是接生。一个本不应该“火”的行当突然间“火”了起来,而且“火”得让人莫名其妙,“火”得有悖常理,那么“火”的背后必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秘密。据了解,在这里,男孩子的价钱能卖在9000元至1.8万元之间;女孩的价钱能卖在2700元至8000元之间。每成交一笔“买卖”,诊所从中提成2000元左右,这种不用投资就可获利的行当,自然使许多人财迷心窍,忘了德性,而争相开起了诊所,并将“接生孩子、接生婴儿”的广告字写得格外醒目,有的诊所甚至打出了“八折优惠,六折优惠”的促销广告。接生的诊所这样大张旗鼓,“轰轰烈烈”,那么有关部门为什么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人情作祟还是金钱作祟?是某种势力作祟还是自己本身就在玩忽职守?或者还有其他的难言之隐?这些都不好说。眼下能肯定的是,生孩子、卖孩子之风之所以能够泛滥,有关部门不能推脱责任。

    令人欣慰的是,这起特大贩卖婴儿的案件,最近已由当地公安部门破获。但欣慰之余,也有一些感慨。这就是案件发生后,一些部门和麻花板村的人对此事守口如瓶,说是怕影响闹大了,对当地的发展不利。那么早知今日,何必不将这种贩卖孩子的丑恶现象制止在萌芽之中?如果事件发生了,我们再对事件遮遮掩掩,拒绝透明,那么会不会让借此发财的人又一次看见了希望?会不会在打击过后又死灰复燃?还是那句话,敬畏法律,除恶务尽,才是重塑形象的根本。, 百拇医药(杨 木)